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我一直固定在菜市场的同一家摊位买菜,摊主年龄与我相仿,动作极麻利,人也开朗健谈,我每天一进菜市场,目不斜视,就直奔她家而去。
她一边和我聊上几句,一边招呼其他客人,一边已经麻利地称好菜,算好价格,装进塑料袋里了。早上买菜的人很多,她忙而不乱,还能抽空和顾客们拉拉家常。她丈夫打下手,默默地在一旁整理菜品,或者帮忙把称好的菜装进袋子里。
可能因为太熟了吧,渐渐地,她的一些做法让我有些不快。
比如,人多的时候,她会先给其他人称,开始还会歉意地让我稍等会儿,后来也不需要说了,甚至有时候并无其他顾客,只是想顺势做完自己手上的活。
有一次,她在给我前面那个顾客结账时,总价几元钱,便很自然地把几角钱的尾数抹零了,但是到我的时候,30多元(基本每次都买这么多),也有几角零钱,却实收。后面发现,她给其他顾客大都会抹零,对我是“特殊待遇”。
并不是在乎这几角零钱,只是这对比的落差让我有点不是滋味。其实,因为熟,之前尾数接近整的时候,我都是说几毛不用找了。而有零头时,尽管她说没有就不用了,我还总是找出角币给她。
还有一点让人疙瘩的是,每天买的菜种类多,而且那么熟,所以从没问过价格。电子称淹没在重重叠叠的菜里,看不到显示屏,既不知重量也不知单价,她称完说一共多少钱照付就是。虽然之前也偶对买的菜及总价略有疑惑过,但也没多想。现在想来,估计也是有猫腻的。
这些事一联想,明白她是吃定我了。反正无论她怎么做,我都会习惯性地找她买。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此后心中不快,但一进菜市场,看到她迎面而来的笑脸和招呼,又鬼使神差般地走去。
之后有一段时间,没怎么去菜市场,有时候去超市买,有时让超市配送上门。再次去菜市场时,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对她视而不见,或者笑着和她招呼过后又越过她的摊位到别家买去了。
后来反思会被她吃定也是自己偷懒的思维,懒得挑选和比较,固定一家买,省心。
被别人吃定很气愤,但自己是否也不自觉做过吃定别人的事?比如,我家那位,经常说我不回他信息。我想了下,确实有此现象。其实也不是故意的,只是看到的时候正好不方便回,过一会儿就忘记了。可能觉得反正是自己家人,也不会太在意,忘了就忘了。但对别人却重视得多,要么把手头的事停下来先回,要么特意记着一会儿要回。这就是吃定他是自己家人的表现。
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对在乎自己的老朋友或家人,吃定了他们。反正口无遮拦也没关系,对方不会介意;怠慢了或者不守信也没关系,对方不会计较;凭情绪对最亲的人说些伤人的话也没关系,反正他们也不会拿你怎么样。虽然我们在家脾气暴躁,对外人可温良恭俭让着呢。这说明我们只不过是没出息地吃定自己家人。
还有一类更大的吃定,是啃老。父母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成年子女的资助,比如结婚、买房,自然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家庭内的互助,有利于家族兴旺。但子女如果认为这是应该的,变成父母的责任,就是吃定了父母。有些人不仅要吃定父母,还要吃定兄弟姐妹或其他身边的亲人。
你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小样本,不难发现,有些一直受亲友照顾的人,身体健全,最后反而索性没皮没脸,吃定别人。
一个能吃定别人的人,一定有一个配合被他吃定的人。被吃定的人想脱离这个沼泽,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需要吃的那方幡然醒悟并改正,或者被吃的那方拿出抽刀断臂的决心和勇气:你凭什么吃定我?谁离了谁都行!
阔妈:厨艺不佳的营养师,懂吃不挑食的吃货,需要控制情绪的妈妈。交友秉持选择食物的眼光和原则,处事犹如我的烹调方式。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体重管理师,专注于营养减肥。不仅传播营养科普知识,也分享态度和观点,希望做一个理性、客观、有温度、有见识的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