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心理剧。
01
什么是心理剧?
心理剧是由moreno(莫雷诺)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独特、生动、有力的行动心理治疗模式,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行动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透过暖身、设景、替身、角色扮演、演出、镜观等行动心理咨询方法,以及具治疗性的团体经验与回馈,参与成员能在当下重新体验生命中重要的人与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产生新的觉察与领悟,自发性与创造性地走出人生困境,实现自我整合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阿德勒总是这么介绍他----如果我能做得像莫雷诺那样,就可以以天才自居了。
02
我为何喜欢心理剧?
生命成长1年半,做过300多小时个案,15场沙龙,带觉察,协助夫妻双方沟通,我发现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人们很难做到“感同深受”,就算自己不难受,也很难做到理解对方。
灵性学说,“如果你足够空,就能感知一切,理解一切”。
实际上,有几个人能够足够空?理论上可以修成,又需要多久?那么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创造理解与和谐?
离婚率逐年上升,2019年中国平均离婚率44%,天津的离婚率达70.56%,抑郁症越来越年轻化,心理咨询师有很大的空缺,社会还没有广泛的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10多分钟的心理剧《抑 愈》,讲述了父母吵架,孩子孤独无助,在学校里受欺负,无处诉说,无人理解,压抑至抑郁,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得到理解,与父母和同学和解。
这个心理剧,我深受启发,于是想把这个形式搬到沙龙里。
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经历”一下别人的生命,从而更能够“换位思考”和“感同深受”,而且生动有趣,虽然我们说对自己负责,但我不否认《他人的力量》。
03
心理剧的作用是什么?
我在个人成长中,也体验过“空椅子技术”和“镜照技术”。
心理剧对于主角来说,
1)深刻认识同理心及对人性的了解
2)自我正向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3)未曾发觉的盲点和感受
4)创造力和自发能力的提升
5)深层的个人成长
6)重新面对及克服生命的困难
7)心理剧的专业技能掌握及应用
心理剧对于辅角和观众来说,
在扮演之中,辅角和观众也进入了主角的内心世界,通过经历他人生命经历的展演,他们内在也会经历很大的启发和领悟。
自发性与创造力是心理剧的核心。莫雷诺认为人类社会化之后带来的问题是自发与创作能力被压抑,使人面对问题时不能创造出适当的反应。他说:"自发性是在当下、现时、当场发生的;它触发个人对一个新的情境做出适当的反应,或是对一个旧的情境做出新的反应。"
《宠爱》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太有感触了,对我来说,这就算一部心理剧,虽然我没有亲自参与,但是已经触动了,更加想要了解宠物的心理,养宠物的这群人。
《宠物》改变了我对动物的认知,以前我深信“狗会咬人,我是不可能养狗的”。
现在我已经开始和狗狗握手了,上一次狗狗要亲我,我有点抗拒,还很遗憾没有被狗狗亲到,我离小动物越来越近了,无论是身体和心理。
04
我们该怎么做?
心理剧的诞生,儿童功不可没。创始人莫雷诺回忆说:“有一天我路过一座宫廷花园,遇见一群小朋友在玩耍。欣赏了一会儿他们的游玩之后,我开始给他们讲故事。出乎意料地,他们放下手边的游戏,很乐意地听我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表演了出来。从那时候起,我闲暇时最喜欢的消遣之一就是到维也纳花园里找颗大树坐下,给小朋友讲神仙故事。”
“其实故事本身并不稀奇,而是表演本身及那种如幻似真的氛围让人感到神奇”。正是在这些时候,莫雷诺心中萌发了心理剧的想法。
我们发现亲子问题一般都是夫妻问题导致的,但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夫妻问题,所以从亲子关系切入,会触发父母对夫妻关系的重视,因为每个父母都愿意为孩子而改变,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夫妻关系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我的老公很自闭,他喜欢养刺猬、六角恐龙鱼等奇怪的动物,他也喜欢猫狗,甚至蚯蚓虫子。
我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我知道他想在小动物那里体验自己的强大,因为他自己没有安全感,与人相处非常有障碍。
可是在情感上,我还是无法理解,无法体会他对动物的情感。于是我去接触小动物,接触养宠物的人群,一步步的去了解他们。
我想尽我所能去在情感上创造对他的理解,创造我们之间的和谐,从而共同爱好孩子。
在下一期的《宝贝,生命因你而不一样》,我将加入宠物和人、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剧。
所以我呼吁,学校里多组织心理剧,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真正的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关爱青少年,让他们先从意识上了解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帮助父母们自我成长,从而创造理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