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樊登读书会》听到一本名为《瞬变》的书籍,感触良多,今天做个笔记,为他日重温做个备份。
书名称叫做《瞬变》,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兴趣,毕竟这个社会在追求着越来越快,一个瞬字就足以抓住多数人的眼球。但全书并没有在强调快速的节奏,而是从三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九种改变行为的方法。然后一点一点自我实施,做出调整,顺便也就完成了一次大的自我改变。
当我们觉得改变很难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方向不明、动力不足和情境不对。
怎样去打破这些阻碍改变的壁垒
一、方向不明,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有效。
比如,当好友遇到突发事件向你求助的是时候,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表现得不知所措,通常我们会说“你现在需要冷静”,而得到的回复是可能是大声的“我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冷静得下来”。但是换一种表达“你现在需要做一下深呼吸,调节一下”,往往就可以让对方去做出这个动作,并且在之后表现得会镇定些。
这就是我们常常没办法去改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要做什么,怎么做。只是一味的谈及要改变,说多了也没法踏出那一步,所以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
二、动力不足,很多时候没有去改变可能是因为没有感觉到压力。
周末可以赖床到中午的你,也可以保证工作日时九点前到岗,无非就是有考勤、绩效的指标压力存在着。所以有的时候动力不足,只是因为压力不够。身旁的同事天天念叨着要减肥,整整几年了,没有看到效果,让帮忙出个主意。我觉得其实不难,只要她签一个协议,如果一年内达不到某种效果,就把房子过户给我,估计会很快就成闪电了。
华为正是因为极限生存的假设,才能做到化险为夷。现象级的企业尚且如此,单薄的个人更应该时刻提醒,“居安思危”从来不只是一个口号。
三、情境不对,我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高估了短期效应。
改变,意味着不再沿用过去的方式;而在培养新的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适。正因为如此,才有多数人不愿意做出改变,并形成一种消极的看法,认为做不做改变,现实都是一样的。如果处在这种氛围环境,尤其在短期没有得到有益帮助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所以需要正视一点,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关注一段时间过后那一点点的变化,来助推自我坚持下去。另外,我们需要坚定那个正确的方向,远离负能量的群体,实施自我的改变。
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一蹴而就,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只要找准方向,坚定信念,也是可以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完成蜕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