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刻,活了61岁多。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兴奋点的今天,他的养生之道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或思考呢?
一、治心治身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养生问题上,曾国藩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总结。他力图做到身心并治、口体兼防,要旨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治心的关键在去忿去欲,治身关键在去暴去慢,治口之道在慎言节食。
他本人不仅患有牛皮癣、耳鸣、失眠、眼疾等多种常见慢性病,但是,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吃药。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体弱多病,然而,他仍然告诫他们不要吃药。
曾国藩教育孩子养生在养心,养心在于自在宽容,即他所说的“广大”。相反,吃药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妄施攻伐”,从外部干预身体内部。
同样,他对几个弟弟也是以“不药”二字相劝。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二十日,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而又好轻服药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季弟正是死于军中瘟疫。
九弟曾国荃处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十三日,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须心药医。
俗话说,药到病除,然而,曾国藩始终相信,良药难治该死的病,许多时候,病在心间,不去除心病,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失眠是困扰曾国藩的一个长期病症,他认为失眠是因为心气不平和的原因,很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重视之法是用调养心气平和的方法来治疗。
二、养生与为学并进
曾国藩养生之二法,是养生与为学并进。同治十年(1871年)十二月五日,曾国藩正式提出“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又说,“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所谓“养生六事”无一事与营养有关,饭后千步、习射有常属运动保健,临睡洗脚属活血气,胸无恼怒、静坐有常都属于治心,只吃白米饭而不吃菜,其实就是减轻胃肠消化的负担。
然而,曾国藩认为,这六事还不够,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学而强志。也就是通过读书来“养我浩然之气”。一个人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自然身体康泰,这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养生经验。
纪泽、纪鸿自小体质较弱,曾国藩并没有为他们延请名医,相反是劝他们多读并多临摹颜字《郭家庙》、柳字《琅琊碑》和《玄秘塔》,通过读贴和临摹,以书法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充实人的生命之气。同时还告诫他们在吟诗作字时,多注意学习陶渊明、谢朓诗句中的冲淡之味、和谐之音、潇洒胸襟,来潜移默化人的精神气质,进而影响人的生命,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完美融合这一养生目的。
可见,养生不单纯是一个身体的问题,还是一个心灵与精神的问题。精神好,心灵活,身体自然远离疾病。养生之本在养精气神,曾国藩诚不我欺。
三、养身与养家一体
现代人说,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众多的例子表明,家庭幸福,身体则康泰。曾国藩很看重家庭,致力于打造一个勤俭孝友之家。这当中一个关键考量自然少不了家人的健康。
他指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一放一收,两面兼顾,便可以做到惜福远忌。又说,人勤则健,家勤则兴,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那多达上千封家书中,每每都少不了告诫家人勤于家务,俭于享受。换言之,养生之道在于洁净、勤劳。干净则尘不染身,勤奋则病不缠身,这恐怕就是曾国藩所谓的以全身家,以家养生。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并不有特别的大道理,但事事都切中现代人的弊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