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年 前苏联作家
由于该书是一本长期被社会主义国家所禁止出版的书,我也只闻其名,不见其书。也许人们对不知晓的事,往往都会产生好奇,我也是如此。好在前几年开放了, 该书也正式出版了。我也装腔作势地不知天高地厚地去买了一本回家,就兴匆匆地去翻了几页,翻着翻着头就大了,书中的人名地名太长,太晦涩,不好读,很难读,不好记,很难记,也就便放下了。我知道我自己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记人名地名的记忆功能太差太差,以至于所看过的书,只是模糊依稀地记得一些书中的情节,人名地名等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特别是该书的作者对事物的描写得太细腻,一片树叶,一滴露珠都要写出诗意来,再加上他的独特的想象力,意识流,超越故事情节的抒情,那记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很难再跟得上书中的节奏,也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也就勉强地完成任务似的去看完了这一本,1958年因该作品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迫于形势而谢绝了领奖的委曲求全地留在了自己的祖国,留在了莫斯科郊外的小村庄里的书的作者。
我以为,该小说是通过一个旧知识分子日瓦戈医生的遭遇,来展现来挖掘来表现俄国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与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期间的宏大历史的一个侧面。那斗争的残酷,毁灭的无情,个人的消极,在小说的现实主义的写作下,在小说的人道主义的情怀下,在小说的个人感觉的推崇下,淋漓尽致地寄予了小说的主人公以最深厚的同情,对革命中出现了的暴力失误提出了最严厉的质疑。应该说,在大家都同声歌唱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集体主义的伟大胜利时,作者自己保持了一个文学家,一个人文主义者应有的冷静,应有的反思,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提倡的。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今天的日瓦戈医生的形象依然动人,依然光彩。
我又以为,该小说的另一位女主人公拉拉的形象的刻划也是成功的,命运的开始对她是险恶的,当她几乎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失去了家庭的庇护,就受到了阴险小人的引诱,一脚踏进了情欲的泥潭。但这种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并没有使她颓丧沉沦,也没有使她卑躬屈膝,凭着自己的力量,从那可怕的而痛苦的泥潭中傲然地站了起来,就像是维纳斯从碧绿的大海中徐徐地诞生一样。拉拉是俄罗斯传统妇女的典型,拉拉也是俄罗斯的大众情人。也就像是作者笔下的俄罗斯漫天的雪花,无垠的森林,精美的庄园一样,感动着世界数亿人的心灵。
所以我在想啊,苦难中的坚强,苦难中的追求,苦难中的美丽,是日瓦戈医生和拉拉的共同财富,他们坚强地活着,执着地爱着,战乱和政治纷争使他们无处逃遁,也使他们无家可归。从而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那个时代的凄美动人的苦难之花共同唱出的一首现代隐士的悲壮曲,唱出的一首容忍负重的时代鸣奏曲。
所以我又在想啊,其实我们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苦难,然而经历过苦难的人,要么是颓废,要么是自弃,要么是依然高贵,要么是依然妩媚。我是非常欣赏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面对着邪恶,纯真不改的勇气,重压之下生,依然气勃勃的朝气。当厄运来临时都毫无退缩,坚定地张开自己的双臂紧紧地拥抱着对方,用他们自己的生命源泉的热量与欢乐,来支撑着自己,保卫着他们共同来渡过难关。正如法国作家加缪所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了爱的作品,它并不反苏,而是具有一种普遍性意义的作品。58年的诺贝尔的奖词上也说;小说在诗意盎然的叙述中,赋予了作品的精神,赋予了作品道德和审美的超越价值。
我喜欢这一部小说,只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像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有一点艰难,有一点困苦,也有一点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