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是由李安执导,郎雄、吴倩莲、杨贵媚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影片由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发行,于1994年8月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北都会,一位每周末等待三位女儿回家吃饭的退休厨师老朱,面临的家庭问题与两代冲突的故事。
李安导演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是一位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名气的大导演,个人时常喜欢看李安接受访谈时的一些片段,文质彬彬、谦虚、礼貌、和善、说话缓慢,但其电影中所展现出的视听语言却恰恰相反,短、快且有力的剪辑节奏常让你应接不暇。
开篇以俯拍摩托车、小汽车等喧嚣经过马路的场景开场,奠定了本片的城市生活基调。往下便是非常有名的做饭镜头了,以非常利落的杀鱼,煮鱼,精致刀工,蒸、煮、煲等镜头导入,再加上中国味欢快的配乐,不少观众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突然电话铃声的响起,老朱接起了电话,而这时镜头并一直对着老朱,而是以横移的形式拍下墙上的老照片,非常细心,把老朱的人物背景基本交待完毕。且聊天内容也是本片重要的情节点,看完全片的观众,一定知道老朱正和锦荣在聊天,两人之间也早已互生情愫。
最喜欢整部电影的剪辑手法,所以我想先聊聊。
剪辑的转场处理,做饭场景的结束,到耳机内音乐的首先出现,再切到收音机,再上移到人物,分别交代三姐妹的生活状态;朱家倩做爱镜头的突然转接,到老朱烧鸭的画面;阿嬷照片眼睛的特写,切到家珍的眼睛……且剪切得十分贴切于本片主题“饮食男女”。
片中固定镜头、移动镜头营造的不同节奏感十分经典。
电影中处理不同人物对话时,李安偏爱于单一固定镜头的处理,较少用正反打,固定镜头下,较长时间的人物对话及双方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及应对处理,都能营造一种真实、切实感。
片中首次出现全家间的聚餐场景,采用固定镜头的拍摄,加上场景的暗色调处理,辅以人物间障碍沟通,欲言又止,似乎各方都不能互相理解,就将人物情绪上的沉闷、不开心传达了出来。
接下来运动镜头的反衬对比,酒店厨房出了问题,急切需要老朱的帮忙,手持摄影机全程跟着老朱在移动,画面的摇晃、场景内人物内的快速对话、节奏的明显加快,都把厨房内的紧张感、急切感营造了出来。
接下来讲讲色彩处理如何表达人物感情。
三幕画面
温师傅病愈后重新回到厨房,厨房清冷色调及其他人都身着白色工服,温师傅身上的红色着装就显得格外显眼,在整个画面中就有一种强调感。
老温病逝后,为了表达老朱因老友逝去后的悲伤心情,画面都是一律的清冷的冷色调。
朱家珍由原先较为内敛的性格特征到遇到爱情、不再隐忍的情绪、情感爆发,注意看这里,学校、学生的白蓝的冷色彩底色,而家珍身着的粉色上衣、红色艳唇,这种突出的颜色处理,就能将人物身上的激昂、宣泄的情绪很好的传达了出来。
最后,是画面反复出现的呼应、递进感。
片子中会反反复复出现的几幕画面,如主线镜头,每个周日的家庭聚餐,片中的主要转折,情绪冲突都是在餐桌上发生的;以及最开始,家倩说老朱做的汤味道有点不对,与片尾老朱批评家倩汤里的姜放多了,形成的首位有力呼应,也暗示了人物的位置转变;
老朱多次去按摩搓澡的画面,当生活的矛盾、冲突都混在一起时,搓澡是一个逃避口,也是一个沉闷情绪的舒缓口。
还有,隔壁邻居多次的唱歌声音,虽然没有直接画面,但听到歌声后家珍的不同情绪反应,有种递进式的情感表达,借着对歌声的忽视、不耐烦、到反击处理,都很好的将家珍遇到爱情前后,不同的情感行为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孟子》云“食色性也”,《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这一辈子,好似很简单,人人都能归结为食、性两字,但每个人又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吃苦瓜,有的人钟意甜食;感情的话,就更为复杂,不管是片中小妹家珍的突然怀孕、结婚,还是大姐一改以往,对爱情的主动出击,甚至于老朱和锦荣在一起的巨大反转,都能打你个措手不及,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纷繁复杂,才组成了“生活”二字。正映衬了主题,“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喜欢我写的文章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