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强调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通知对各个学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曾经影响着几代中国劳动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通过自己动手劳动解决了经济困难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提出“勤劳致富”,让部分勤劳的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我记得上小学时,评选优秀学生一定是热爱劳动的。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劳动,害怕吃苦,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劳动是一件可耻的一件事情,看不起劳动者,影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品质。
推动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呢?我想应立足区域实际和学校主战场,充分发挥家庭主阵地,家校共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让学生养成节约爱惜的好习惯,喜欢劳动、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
1.抓住课堂渠道,开好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通过课堂教学适时贯穿劳动教育,召开好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良好品格,勤于动手,善于实践,崇尚劳动时代楷模,让劳动之美根植于学生心田。
2.用好学校阵地,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劳动实践技能。积极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活动,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3.发挥家庭优势,开展生活劳动,加强劳动责任感。在家里,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
4.利用社区活动,开展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