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恰逢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之际,我们的后台最近会收到这些大学毕业生朋友们的提问。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
“晓璃老师,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特别渴望找一份好工作。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自己只是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专业性也不强,更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感觉好工作离自己很遥远,不知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字里行间,我似乎感受到这位毕业生朋友对未来的焦灼与恐惧,TA目前迫切渴望“找一份好工作。”
只可惜,“好工作”这件事,或即将沦为历史。
一、“好工作”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绝大多数职场新人在职业起步阶段波折不断,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理想主义”。
在相对透明且竞争公开的市场环境下,光是寻找适合的职业起步就需要经过一系列考量:而在众多考量标准中,性格这个要素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最关键。
性格,即性情品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比如从心理机能划分,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从心理活动倾向上划分,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和反抗型;从核心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及行为习惯的不同分出的“九型人格”,等等。
由于性格根深蒂固不好改变,通常情况下,我们唯有顺应自己的性格,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投射”:即把自己脑海中理想化的形象投射在自己身上,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短板及局限,容易高估自我,在现实中难免受挫,以致于迟迟找不到心心念念的“好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摆在每个毕业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恰恰就是认知自我:如果自我认知这件事没有在大学毕业前完成,就只能去社会中遭遇一些挫折方能有所警醒。
二、重新定义“好工作”这件事
曾几何时,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就是“好工作”。
然而现在,这种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正如有位咨询者感慨的那样:“一直认为,良禽择木而栖,现在才发现,所有的木头都是速朽的,你今天以为的好单位好工作,说不定哪天说变就变。”
这位咨询者曾经在风光无限的纸媒工作,若干年前,纸媒行业整体“唱衰”,当时这位咨询者已经快40岁了,想起曾经的“好日子”,不免感慨万千——
“我花了近20年才慢慢明白,找份‘好工作’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把未来托付给某个单位、某家机构,从一开始就注定输了。”
1、摆脱“线性思维”,找到自己的职业圆点和半径
毫不夸张地说,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设计,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持续获得成功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决定了你能否不断获得成长。
80%以上的职场人之所以出现频频跳槽甚至遭遇职业断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设计思维。于是他们很忙碌很辛苦,却往往收效甚微 ;在很多重大关口上,比如跳槽转行等方面,更是苦于无从下手,不知该往哪里走。
很多人认为,职业生涯设计就像画一条线,告诉你前面应该到哪里,现在你在哪里,然后两点成一线,如何快速到达目的地。
我把这种生涯设计思路,称为“线性设计”。
该设计中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变量。它设置的目的地也仅仅是从当下各种条件做出的判断。当你顺着这条线往前走,如果有一个因素变了,你就会发现这条线突然就断了,不得不重新停下来继续寻找另外的线路——所以往往人们认为最快捷的那条路,却是最长的一条路。
在我看来,真正的职业生涯设计,更像是画个圆。
想要画个圆,首先要找到那个圆点,再设计好半径。
2、职业设计第一步,找到那个圆点
你愿意做且能做好的那个点,就可以成为职业生涯设计的圆点。
对于很多工作了5年以上的职场人而言,寻找优势将成为他们职业转型新的圆点:他们可以以优势为圆点,以经验与技能为半径,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
而对于很多刚入职场的小白们而言,可以从过往的实习经历或成长过程中的成就事件入手,寻找到优势的蛛丝马迹,通过后天设计,有意打造自己的优势。
比如——
你在大学期间做过哪些事情受到夸奖或一致好评?
你做过哪些兼职,有哪一份是你感觉得心应手的?
......
有很多咨询者常常抱怨说,他们感觉工作没有热情,即便一开始看似感兴趣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也渐渐就没了热情。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情的背后,其实是需要自主感、能胜任和归属感的。
3、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画好这个圆?
找到圆点之后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找到半径,而这个半径,是指职业能力。
通常,我们所说的职业能力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知识 :它多是从书本得来,特点是可迁移性差,只是代表“你知道什么”。
比如我们曾经学过历史、地理等学科,但工作多年之后,这些知识早已被你忘得一干二净,所以知识的特点是你曾经学过,但未必掌握。
你的学历、证书甚至后面的职称,都是知识层面。
二是技能 :它是从实践中来,特点是能够迁移,代表“你会什么”。
比如我认识一位朋友是物理系专业毕业,毕业之后到了机械厂做销售,大学学的物理知识能够帮助他理解一些专业术语,这样在给客户介绍产品的机械性能的时候,会显得比较专业。
但先做好销售,光知道这些参数指标就可以了吗? 远远不够。
他需要习练沟通能力、谈判协商能力,以及如何看人识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 多数需要从实践中摸索而来。
三是品质 :它多是你的特点与底线,决定了你最终能够成为谁。
比如有个咨询者是一名高校老师,特别肯钻研,也特别能吃苦耐劳,且道德感强烈,抄袭造假的事情不会去做。
但是他看着其他人升迁,内心难免焦虑。后来分析之后才发现,因为自己厌恶像他人一样论文抄袭,又不具备够硬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所以职称一直评上不去。
对他而言,首先没必要违背内心,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评上职称;其次如果继续加强专业能力,能写出原创论文发表更好,即便一时半会写不出来也无须否定自己;最后可以在本职工作中找到其他的意义,比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未必一定要成为“职称最高的老师”。
所以,半径解决的是你能走到哪里、又能走多远的问题。
由此可知,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除去“品质”变动不大之外,你的知识和技能层面每时每刻都在变。
所谓“好工作”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业,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你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打磨自己的实力,在变化中发现与把握机会,方能走的长远。
三、与其雷同,不如不同
如果你查阅资料不难发现,2013年的十大高需求工作,在2004年都尚未出现。
同样地,未来的高需求工作,或许在今天已经露出端倪,然而要形成势头,还需要时间。
1、为什么我们总是执着于“好工作”?
有一种观点颇有道理,那就是“好工作”这个概念与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农耕思维”密切相关:在农耕文明下,所有人奋斗的目标就是拥有多少亩地,然后买上几套房子.......
得到与拥有,是农耕文明的奋斗关键词。
然而到了“第四代工业革命”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不确定”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领英亚太区的一份报告显示:
65%的工作可能在“00后”进入职场的时候,就不存在了。
这个时间也就是在四年后。
AI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攻占职场。
记者、助理、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等职业都处于“重灾区”。
2、做AI做不了的事
在我们多数人的观念里,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似乎要看这个人做事的精确度和速度了。
然而我们却忘了,人类再怎么努力,精确度和速度明显是AI的专长啊!
其实,AI是可以做出很多事情,但有些是AI替代不了的:
1)、打动人心的能力
AI可以分毫不差地做出精密的东西,它也可以精准地写一篇文章,但无法做出打动我们人心的作品。
2)、归属感与意义感
人最重要的东西,实则与效率无关:比如你会花时间和家人相处,与恋人看日出,等等,这些恰恰才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归属感与意义感。
那些能让你我感受到归属感和意义感的人和事,会激发出人类更大的潜能。
比起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尽快找到这两样东西。
3)、共情力
未来,对共情力要求较高的职业,例如心理咨询等,很难被AI替代。
因为求助者不仅仅只需要一个解决方案,TA更需要咨询师调动每一个表情、眼神、语气等,激发自己精准地说出此刻的感受——而这,显然是AI做不到的。
4)、资源整合力
由于AI的强势介入,人类很难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准上和AI一较高下,然而人可以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系统思考与行动,拥有这个能力的人,未来注定很抢手。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上来,我更倾向于这样的回答——
“如果你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如果你并不具备亮瞎人眼的背景、资源和技能,别灰心,毕竟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找一份内心不排斥且力所能及的工作。接下来,你需要花上相当一段时间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能力,并找到优势(职业圆点)所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调整与更新自我认知,再通过自我剖析,寻找到合适的半径(价值观、资源等),最终画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圆。如果你依然不知道怎么办,必要的时候建议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