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对大多数诗词爱好者来说,实在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然而,如果提到他的父亲,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父亲就是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在历史上,王安石一直备受争议,其所推行的变法甚至还被认为是导致北宋大乱的根缘。
此外,王安石被后人非议最多的,就是他将长子王雱的妻子另嫁他人的事情。据传,王雱体弱多病,缠绵病榻。为了让儿子好好保养身体,王安石便让儿媳与儿子暂时分居而住。但即便如此,王雱的身体依然不见好转。于是,王安石就做出了一个令当时所有人都十分诧异的决定。
王安石竟主动提出让儿媳另嫁他人。儿媳出嫁时,他还为其准备了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那么,作为当事人的王雱,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或许一首凄婉绝美的《眼儿媚》能给我们一些答案。这首词藏着一段争议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难以评说。全词如下: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中国人常说:“虎父无犬子”,作为王安石的长子,王雱也是一个极有争议性的传奇人物。在历史上,他有很多个人标签,诸如“神童”、文学家、神经病、疯子等等。其中,关于他和妻子庞氏之间的感情故事更是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还让其父亲王安石蒙受不白之冤,遭人诟病。
据载,王雱与妻子的感情本来很好,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他突然性情大变,竟认为妻子有不轨之举,还疑心不满2岁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不久,小儿子就被他折磨致死,妻子也被迫与他分居,最后不得不改嫁他人。
或许是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王雱在妻子改嫁他人后,想起与妻子以往的种种情谊,后悔不已,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凄婉缠绵的《眼儿媚》。不论王雱与妻子之间的爱恨纠缠是真是假,至少这首词写得极好,词中的相思也极动人极真挚。
词作上片写景,写眼前的暮春之景。大自然中的景色本是没有情感的,可在相思满怀的人眼中,枝枝叶叶总关情。仲春四月,杨柳如丝如缕,在微风中轻柔地摇摆着,远远地去,好像织进了满满的愁绪。词作一开篇看似柔情万种,实则使整首词笼上了一层层淡淡的哀愁。
在无限哀愁中,许多美丽的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逝。原来是那满树雪白的梨花正在悄悄凋零,而一旁的海棠花还没有像雨点般坠落。啊,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大半了,真是令人怅然。相思本已让词人愁苦无比,却又恰逢暮春时节,杨柳织愁,花朵凋零,一片凄凉。
词作下片由眼前景色想到往事,抒尽相思与哀愁。曾经,他与妻子一起陶醉春色,共赏春光,可此时,往事不堪回首,只剩残梦。秦楼犹在,伊人已去。我的相思却早已深入骨髓,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在词作结尾,词人将相思的无形巧妙地寄寓在两种芳香的植物中,仿佛相思也变得浓郁而芬芳。丁香含苞,蕴酿忧愁;豆蔻未吐,期待绽放。尽管往日的一切都成梦幻,都已失落,然而词人内心的情意却缠绵不断,带着缕缕香味,令人沉醉,动人心魄。
历史上,王雱与妻子的感情究竟如何?他是否真的因“精神疾病”发作而将自己的孩子折磨致死?后人无从得知。作为王安石的长子,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必定承受了很多常人不能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精神上出现问题也似乎有可能;但也或许是那些痛恨王安石变法的人造谣中伤。孰是孰非,真真假假,难以评说。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