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上下文中我通篇都提及了「秘术家」(Occultist)这个词汇,我猜你可能对此没有太多的概念,接下来我会着重讨论一下「秘术家」(Occultist)与「神秘家」(Mystic)的含义以及一些比较重要的修行人种类,希望这些划分对求道者来说至少可能起到一个路标的作用。
首先,一个修行人在修行之初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一个「秘术家」(Occultist)。并不是说他会被赋予一种头衔,而是说,当他意识还处在较低等级时,他会更关心世俗,而关心世俗就必不可免的会研究很多世俗的议题、学科、技巧和仪式等等,所以“秘术”(Occult)这个词带有浓浓的研究气质(无论是对感性之人还是理性之人而言),所以「秘术家」有个相对重要的特征是:他更需要肉体载具来配合工作。但随着他修行等级的加深,他开始渐渐变为一个「神秘家」(Mystic),这时他的研究会越来越少,而逐渐依靠觉知,不仅使用肉体的程度越来越低,他也渐渐地不再关心凡间的事务,转而关心整体的宇宙,以及更多形而上的事物,直到最后他的振动频率不再允许他继续留在肉身里工作,他就会选择离开肉身。
我们通常会在一些圣人的事迹里看到这样一种变化,在他们得道的初期,他们还是很关心世界的,而到了晚年,他们就很少见人了,有些甚至就直接撤出了,留下一副无用的皮囊,偶尔还被后人珍藏膜拜。他们并不是抛弃了人类,而是在形而上的层面继续给予帮助。你可能听说过印度曾经有一个圣人叫美赫巴巴,他人生的最后四十年都未再说过一句话,虽然他偶尔还是会教导门徒,但都是以非常微妙和隐晦的方式来传达的。所以从下图中你可以看到,随着等级的递减或递增,一个修行人会相应地表现出更多「秘术家」(Occultist)或「神秘家」(Mystic)的倾向。
另外要注意的是,按照图表的逻辑,阿罗汉明显比菩萨更偏向于「秘术」(Occult)一点,但你可能不禁会奇怪:“他不是一个远离世俗的开悟者吗?难道他不应该被认为是神秘家?”不,他并没有特别神秘。虽然阿罗汉是游离于世俗之外的,但他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在乎这个世界的,正因为他在乎,所以他要走开,他的开悟只是针对“地球互联网游戏”而言。也就是说,他虽然从游戏里面解脱出来了,但他还看不透这个游戏是怎么建立的,他很难彻底理解一个“处子灵”如何被绑定在一个角色里而无法挣脱,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像个监狱一样牢固,而他只是一个找到了窍门成功越玉的“桃饭”,是存在某种投机性的。除非有一天他成为了监狱的设计师(权天使),他才会彻底放下对凡间的戒心。这也是为什么当阿罗汉晋升一级成为菩萨时,他和凡间的关系会改善很多,他会开始更多地接触人群,要知道菩萨(大天使)的能量比阿罗汉(天使)大得多,他可以通过微妙的方式去度化普通人,而阿罗汉对此原本是比较无力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菩萨的“处子灵”比阿罗汉更超脱,但他的载具却比阿罗汉更融入世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悖论,但恰恰越是悖论的事情才会越显得「神秘」(Mystic),并且也再次印证了那句格言:“as above ,so below”,去得更高的人,也同样有能力下降到更低。可想而知,一个权天使级别的“处子灵”如果转世投生到现代社会,是绝对很难有人认得出来的,因为他有可能就是个扫地的的环卫工人,而且演得很像,很逼真!是真正的「神秘家」(Mystic)。
通过我上面的介绍你可能会明白,「秘术家」(Occultist)与「神秘家」(Mystic)在某种垂直的维度上呈现为两极,而大部分西方的秘术家和魔法师都搞混了一件事,他们把「秘术家」/「神秘家」的区别误认为是“理性修行人”与“感性修行人”的区别,在接下来的段落里我也会尽可能地去澄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