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个独自待着的时刻问一下自己: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害怕什么?
死亡或许可以进入前三强。本书主题就是这个细思极恐、想到深处后脑勺都变小的话题。国人似乎更忌讳谈论死亡,用“百年后”“往生”等一切含蓄修辞企图忽略或遗忘自己会死的结果。这倒似如作者谢利·卡根(SHELLY KAGAN)所言,应对任何一个事实,人都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可能反应:否认它们;回应它们;或者,无视他们。而“死亡”这个事实,大多数人应对的回应方式就是把它抛诸脑后。毕竟,一直想着死亡,就没有办法好好活着了。
卡根面对死亡的反应是勇敢得对“死亡”进行公开处刑,他最早于伊利诺伊州大学讲过这门课程,并与1995年到耶鲁大学任教后开设了这门称为“死亡”的通识课程。2007年,耶鲁大学将其制作为公开课,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台湾和大陆出版社也将课程讲稿以书的形式出版,成为一本公开“谈论”死亡的书。
虽说是纯理论性质的课——毕竟死亡没有办法实验。但是在卡根授课的一个班上,还真的是有人正在直接面临死亡:大一的时候,这名学生被确诊患有癌症,只能活几年时间。他决定在死去之前完成耶鲁的学业,并在大四的下学期选修了卡根教授这门死亡课程。教授本人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作为一个不相信灵魂存在的物理主义支持者,卡根反驳那些为灵魂存在而辩护的人,周复一周地在课上谈论“没有来生,我们都将死去是一件好事”…令他宽慰的是这名学生表现得很好,最后在病榻上被授予了耶鲁的学位——这么评价或许有点不合时宜,但这门课程是经历了真正垂死之人的肯定的。
整本书都是建立在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之上。卡根从物理主义者的角度出发,承认一个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一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感情、有梦想、有创造力的人体。那死亡的本质就是机器坏掉。书前半部分对死亡作出一些形而上学探讨,确定了一些在论证过程中必备的基本概念,如“个人同一性”、“灵魂”、“人格”;论证逻辑严密周全,从人的本质出发先论证生存的本质,从而理解死亡的本质以及死后存活的可能性等问题。
在立论过程中,他也试图反驳一些死亡常见观点,比如:通过“最佳解释推论”来论证灵魂存在的非必要性;通过归谬法反驳死亡是坏的、永生是好的……他对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的论证详实透彻。引入两千多年前伊壁鸠鲁的思考:“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前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在对其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人死后,死亡对他来说就不会是一件坏事。因为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坏。同时,卡根对死亡的另一面——“永生不朽”进行分析和反驳,进而证明了“死亡不坏”的价值理论。但教授是认同剥夺解释理论的:从死亡剥夺了人们生命中享有的美好事物这个事实来看,死亡是一件坏事。
书的后半部分对读者来说可能更为受用。卡根试图解答,人将会死掉这一事实将会怎么影响活着的时候。对死亡,人该不该害怕,能不能绝望?关于生与死的真相的恰当反应是什么。尤其针对大多数人面对死亡产生的恐惧情绪问题,卡根从根本上探讨了恐惧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你恐惧的对象必须是不好的;这件坏事发生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这件坏事是否会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按照这个标准,面对死亡的情绪可以是愤怒、悲伤、感恩甚至是小心翼翼,但不会是恐惧。
卡根将自杀视为面对死亡的方式之一,在这个话题的阐释上是相对谨慎,这可以从他树立了理性和道德两套评判标准看出。在论证方法上,卡根将自杀对合理性的讨论集中于主要典型的案例上,并局限在理性自利的范围,从而简化实际生活中的自杀情况;引入了“双态要求”,这些哲学概念不间断出现在书中从而提醒你,虽然声称一门导论课程,但其论证过程并不是初级。
卡根是一名哲学教授,哲学家对思想的包容和概括,使得他的论证能够吸收大量不同学科角度的观点——宗教除外。他在书中引述了科幻作家奥森·卡德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在宇宙所有形式的生命中,只有地球上的人终有一死。但正因如此,人成了宇宙中所有其他生命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因为我们拥有而他们无法拥有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弥足珍贵的事物。我们命定的死亡和我们的生命发生了交互作用,就使得生命更显脆弱、更为短暂,于是变得更有价值。”卡根将其总结为,因为人将会死去,生命就是有限的。那生命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脆弱易损且稀有少见,不可替代,就此它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经济学家论述的腔调。在论述“先生后死”的过程中,卡根也提到人对生前的不存在和死后的不存在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令人联想到经济学的“损失厌恶”理论。但作为一名哲学家,卡根的论述显然比经济学家更加严密在,当然也是这种反复论证会令人觉得繁琐。
人将会死去、不会永远活着是一个既定现实,但是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无视,认为思考死亡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实际情绪可能也正是如此:我们实在是太害怕死亡了。所以如果你决定把死亡搁置一边可以理解;但死亡的真相如此重要,无视重要的事实而行动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明智的行为。卡根反复引用《伊万伊里奇之死》里的故事和情节,并指出托尔斯泰是想让大家明白的,无视死亡的行为显得怪异且不妥。对人应不应该思考死亡的本质也提出了明确的结论和建议的,即:你有一些时间和场合可以用来思考死亡,但当你在亲吻一个人时,就不是思考这个问题的合适时间和场合。而这本书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死亡本质的时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直视死亡的勇气。
“当我们对终将一死的认识变得深刻时,当我们完全承认我们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时,就会改变对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方式。我们不再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我们将花更多的时间跟所爱的人一起,做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