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拙政园肇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9年),御史王献臣于官场失意、引退返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及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园名取自晋代潘岳(就是那位古典美男潘小哥)《闲居赋》“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意,乃文人自谦之襟抱。
王献臣为官清正,退隐之后,苏州文士多与之交好。当时吴门四家之首沈周即为至交,文征明更是主导了园林的设计。也正因此,拙政园的造园艺术独具浓郁、优雅的书卷气息,犹如文士吟诗作赋、画家勾勒丹青,及至用笔、用墨立体化,风格清新自然、疏朗淡泊,堪称文人园林的巅峰之作。
奈何王献臣归墟后,不肖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后,世事浮沉,拙政园几经易主,曾先后归入吴三桂女婿府第、太平天国忠王府、江苏巡抚衙门、民国汪伪江苏省政府等。尤值一提的是,部分园林曾被曹雪芹祖父购得,曹雪芹少年之时或有所游历,因而在大观园中隐约可见拙政园的影子。
拙政园在屡经变卖、分合后,现今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个部分。虽已非当年旧貌,但整体保持了清新疏朗、尺度宜人的风格,其造园艺术成就仍稳居中国古典园林之冠。
二、隐逸东园
穿过新建的门楼,眼前是一座宽敞的庭院,迎面是一组玲珑精巧的湖石小品,意态自得。时近谷雨,庭院的盆栽杜鹃热热闹闹地开着,墙外墨绿的黑松与墙内新绿的枫杨遥相致意。两侧月洞门是东园的出入口,一额上书“通幽”,一额“入胜”。
进入月洞门,迎面即是“兰雪堂”,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兰雪堂形制朴素雅洁,近乎民居,堂内有隔板,隔板南面悬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面悬翠竹图。
兰雪堂北,是一座名为“缀云峰”的假山,由多块湖石堆叠而成,以其峰顶如云而得名。叠石、理水最能体现苏州园林造景的匠心。按行家的说法,此乃“以山障景”(故意遮住游人前方视线),并与来时路上的门楼、围墙、兰雪堂庭院一道,构成重重障景,园林风光一层密似一层,山林气息渐深渐浓,游人至此顿生柳岸花明之感。山石边,不知名的绿色花球开得正盛,一派春光便在这满树新蕊中缓缓铺开。
沿着缀云峰的小道向左侧行走,过联璧双峰(其实就是两块造型略丑的石头),山池主景映入眼帘,柳眉争绿、桃面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池塘中间,一座石板小桥横跨水面, 这是东园观景的中心,立于桥上,园内诸景尽收眼底。
桥之东,只见“芙蓉榭”在水一方,凝然静立。内藏一方灵璧石,外形奇巧精致,与圆形的框罩构成框景,可谓点睛之笔。向水面望去,荷花的茎叶微微可见(荷花又名芙蓉,想来小榭之名即出于此),若是盛夏时分,夕阳西下,道道金光铺在荷塘上,荷叶铺天盖地,荷花亭亭玉立,芙蓉榭就宛如建在荷花仙境之中,那美景直教人心驰神往。遂想起柳三变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自小桥回首西南,唯有一空旷草坪,一方形小池,一飞檐小亭(即“涵青亭”),布景疏朗开阔,置身其间,但觉袖底生风,神清气朗。涵青亭造型秀美灵动,背靠园林博物馆(过去曾是拙政园的住宅区),三座相邻的建筑屋顶线条多变,相映成趣。此外,涵青亭又与西北主山巅的“放眼亭”遥相呼应,成为对景。
小桥西北方向,即是东园主山,风景清幽秀美。山麓或怪石耸峙,或平沙堆岸,或幽泉出涧,或青苔覆阶,尽显野逸苍莽之气。山上则古木参天、乔灌杂处,枝叶纷繁乱出,又有晚樱满树粉白,蔚为壮观。当是时,晨光初明,阳光透过浓荫,筛落满地斑驳的树影。微风穿林,疏影摇曳横斜,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酒香,耳畔时闻关关鸟语,漫步在砖石小径上,清逸爽籁之感不可言传。至山顶,茂林修竹掩映处有“放眼亭”,供游人小憩观景,只因林木遮挡视线,可观之处不多。
小桥正北方向尽头,为东园之主厅秫(音同“熟”)香馆。秫香,就是稻谷飘香的意思,苏东坡有诗曰“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秫香馆,原为两层之秫香楼,北邻园之界墙,墙外为园主家田。金秋时节,主人登楼而望,则十里稻浪、一片金黄,心下欣喜。可惜如今北边也已无田园风光可赏,两层的楼降成了一层的馆,专售旅游纪念品(如苏绣、苏扇等),馆内展示的当代苏绣字画,技艺精湛(深浅不一的墨色,是用特制的极细彩丝,层层绣叠而成),令人叹服。
纵观东园,山明水静、林木葱郁,由一座土山、一座湖石假山辅之以大小水面若干构成,仅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天泉亭、涵青亭、放眼亭六座建筑零星点缀其间,空间布局疏朗错落,足见匠心。所谓“大隐隐于市”,谁曾想墙外是车水马龙的闹市,墙内却是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山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