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两天,《敦刻尔克》就要登陆院线了。
但阿图等不到上映,提前“偷跑”了。
不能怪阿图,要怪就怪这部片的口碑挠得人坐立不安。
先期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创了诺兰的长片最佳成绩),现在稍微回落,稳定在93%。
一向挑剔的MTC(metacritic),给出94的超高分。
各种“神作”标签纷纷往上贴,看阵势已经预定了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一众技术类奖项了。
这样的口碑攻势下,不看就是对不起自己了。
所以阿图在IMAX影院端坐将近两小时,欣赏了诺兰大神的新作。
本着不剧透的专业精神,阿图想给即将要到电影院观赏此片的小伙伴们,一个温馨的观影指南。
不吹不黑,看看《敦刻尔克》到底长啥样。
首先,《敦刻尔克》不是一部战争片。
一说到战争片,很多人会秒反应出激烈的交战场面,满屏的biu biu biu和boom boom boom。
比如去年老梅那部《血战钢锯岭》,生猛的战场,还有分分钟开花的脑袋。
还有《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黑鹰坠落》……战争场面一个比一个凶猛。
《黑鹰坠落》里特种部队的生死营救
如果你想着《敦刻尔克》的神就神在战争场面,那估计要失望了。
在战争动作的选择上,诺兰这次的选择是撤退。
片子聚焦二战大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强攻下,一路被逼到小城敦刻尔克的港口边上。
就在这个退无可退的地方,英军靠着海陆空多方力量,成功撤退约33万人,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这不是一个决胜的时刻,恰恰是失败之后的保全。
每个士兵面前都是茫茫大海,身后是战场,头顶是不时掠过的德国战机……这场战争不再是人与人的对决,而是人与命运的悬殊搏斗。
没有反抗的能力,撤退的人只能祈祷炮弹不要落到自己身边。
诺兰也在采访里多次强调,《敦刻尔克》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惊悚片。
《敦刻尔克》不是一部战争片,这是一个生存故事,首要和最重要的,它是一部悬疑片。
消息来源:英国《独立报》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叙事里,没有突突突的战争画面,更多的,是跟随这个“生存故事”,经历一波又一波交替的绝望和希望。
但,《敦刻尔克》也不是诺兰电影。
自打诺兰用一系列高逼格商业电影圈了一大帮粉丝并被封神之后,“诺兰电影”就成了一种游离在爆米花商业大片和小众文艺电影之外的“第三方”。
2010年《盗梦空间》在国内上映,诺兰的电影正式成了国内的人气爆款,烧脑、反转、非线性叙事,成了大部分国内小伙伴认定的诺兰电影标签。
《盗梦空间》里到最后也不知道是真是幻的“梦境”。
用来区分现实和梦境的陀螺最后也不知道停下来没
《星际穿越》里困住马修的无限重叠的时空维度。
看诺兰的作品,总能享受三观被刷新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看,《敦刻尔克》会是一部非典型的诺兰作品。
在叙事上,《敦刻尔克》依旧采取诺兰最爱的非线性叙事(细说涉及剧透,阿图就不展开了),这大概也是诺兰强调它为“悬疑片”的主要原因。
之前作品里的非线性叙事(比如《记忆碎片》)是为了“破坏”顺序节奏,以达到烧脑的效果,而《敦刻尔克》的非线性,则是为了更有条理地讲故事。
【下面涉及一丢丢剧透】
整场撤退行动分为海、陆、空三线,分别对应不同时间线。
如果采用正常叙事顺序,三个部分就会被割裂开来,非线性的好处在于,让三条线的人和事都有了交集,让故事有了更多可以消化和回味的空间。
结果可能不如烧脑片解谜般让人恍然大悟然后大呼过瘾,但在理清逻辑顺序之后,这场大撤退带来的压抑和沉重感会加倍“奉还”到观众身上。
期待在《敦刻尔克》里看到“诺兰式烧脑”的小伙伴们,怕是要愿望落空了。
所以,尽管它不是一部烧脑战争片,但它也是一部让你分秒悬着的精致作品。
诺兰玩弄人心的本领还是在《敦刻尔克》里表露无遗,他能让你在将近两小时里始终悬着心,在影院位置上如坐针毡。
大场景是空旷无助。
挤满画面的士兵、完全暴露在滩上等待撤退的士兵,面对随时投下炸弹的敌军战机,只能下意识地伏在地或是抱住头,徒劳又无助。
小景别上是窒息般难受。
诺兰多次在片里使用到“淹没”镜头。
海水瞬间吞噬、士兵困在灌满水的密室里寻找出口、不断从破口涌进船舱的海水……
减少戏剧画面,甚至连台词都寥寥可数,但纪实感镜头让这场求生大作战的震撼真实可感。
画面以外,声音是最大的“帮凶”。
阿图真得好好谢谢诺兰的好搭档,配乐大神汉斯·季默(Hans Zimmer),在合作过《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和蝙蝠侠三部曲之后,汉斯大神又亲自为《敦刻尔克》操刀配乐。
早在电影拍摄之前,诺兰就给汉斯提了需求——
(配乐)要有情感属性、地理属性和时间属性
最终证明,季默出品必属精品。
诺兰:这是我听过最美丽的东西之一
别的不说,光是里面不断计时的嘀嗒声,就让阿图产生被倒计时支配的恐惧。
以至于,从电影院出来,还满脑是那个声音。
几乎所有配乐都克制沉稳,偶尔一些会掺进螺旋桨转动和类似空战警报的鸣声,制造出分秒必争的紧迫感。
说过画面、声音,还有人——《敦刻尔克》里的所有演员,这次都没有演技。
别误会,阿图不是说他们演技下线,而是,这群演员全程就像真正的士兵一样让人入戏,你会不自觉地忘记“演技”两个字。
除了诺兰御用的汤老湿(汤姆·哈迪)和基里安·墨菲,其余起用的年轻演员,包括主角菲恩·怀特海德,以及杰克·劳登、汤姆·格林-卡尼、哈里·斯泰尔斯,全都融入到角色里。
说到这里,阿图想说,诺兰太会捕抓人了。
比起《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些前作,《敦刻尔克》是诺兰对人观察得最细致的一次。
每个角色都是立体的,通过一场撤退,诺兰把这些各自立体但又各自鲜明的个体放到了一起。
一方面想要离开战场一方面担心背负懦夫骂名的士兵;
充满希望的军官在经历炮弹后变得患得患失;
英勇杀敌的空军也会在临阵犹豫;
……
战争里没有绝对正面的英雄,也没有一心苟且的罪人,每个角色都是矛盾多面的,阿图想,比起反战里常谈的爱与和平,极端状态下的人性和抉择更像是诺兰要在《敦刻尔克》里体现的东西。
选择没有对错,英雄可以是时势所造,同样,失败者也可能只是受时势所限。
为了大家能更好地欣赏此片,阿图希望大家调低期待值。
如果你期待看到的,是一部烧脑版《血战钢锯岭》,甚至是结尾神反转的《战狼2》(虽然《战狼2》的结尾已经很神反转了),那《敦刻尔克》只会让你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