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华说他最近喜欢《改编剧本》里的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love, notwhat loves you.
我们总是因为我们爱的东西,而成为我们,而不是那些爱我们的,造就我们。
在我看来,陈梦华的这十年,这就是这句话最好的现实佐证。
「阴差阳错去了工科,仍命运使然走向话剧」
2006年,高考,他一个理科生报的全是文科类的专业:中文和广播电视编导。
可惜,一个都没考上,还是被调剂到去学软件工程。
老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却在冥冥之中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许多机缘巧合。
他软件的课念得也不错,可惜的是书念得再好他也不喜欢这个。理工科的必修课大学语文,成了他唯一和文科接触的机会。
教大学语文的是一位很有魅力的老师,和他们讲生活、聊人生。在繁琐缜密的编程课中,陈梦华有了一扇可以探出头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窗子。
他说,这感觉太对了。
他知道自己喜欢文科,这一切在他看来就都能迎刃而解。
而人生的常态却往往是,你知道自己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却也讲不出你究竟喜欢什么。
2007年,他毅然转专业到了中文系。也是这一年,他开始接触话剧。
学校的中文系有个很有名的话剧社,他重新做了一次大学新人,被老生强烈推荐之后,加入了进去,后来竟着迷得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的陈梦华还梳着小辫儿,活脱脱像极了一个“搞艺术”的人。
他一边在课堂上和老师谈天说地,一边在话剧里体味人生百态。
他有两个很喜欢的老师,他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的东西,也许有时候是有些批判的,但他们把人生看得够透彻够豁达,他喜欢和他们交流,喜欢和他们交流时自己的状态。
戏如人生,陈梦华在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大抵也给了他未来戏剧创作的一些灵感。
来到话剧社不多久,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在那年的校年度大戏《钦差大臣》里,出演地主。
“第一次演最大的印象是,有一场戏里要踢别人屁股。我踢不来,不能真去踢,又不能踢得很假,肢体反应做不出来,演得很烂。”
后来回想,那是第一次演戏,虽然最后还是不够好,但依然是一次不可替代的经历。
在中文系读本科的四年里,他从最开始做一个小小的道具,到后来演配角、演主角、做编剧导演,从学校的舞台到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的舞台……四年,他前后参与了13部戏。
经历过许多个不眠不休排练的深夜,他也有过孩子般的懈怠退缩,但终于还是走火入魔,彻底地、疯狂地爱上了话剧。
「“哪怕让我留在中文系扫地也行。”」
2009年,他演了那年学校的毕业大戏《弹指威龙》。那部戏的导演郭继瑞,是对他的话剧生涯影响很深的一个人。
“倒不是说话剧这方面他给了我特别多的指导,因为前前后后有太多人都对我有过不小的帮助。而是在他身上,我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
郭继瑞是大他三岁的学长,是个同样痴迷话剧的理工男。
在郭继瑞身上,陈梦华看到了自己未来想长成的样子:“拼了命地去做喜欢的事,哪怕肯定会有失败,先拼上再说。”
他从郭继瑞身上学到的远远不止是话剧技巧,还有对那一份热爱恭敬的、笃定的、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的态度。
2010年,读了五年的本科要毕业。毕业前夕,他卯足了劲儿排了一出戏——《活死人》,去参加那一年的大学生话剧节。
那是他第一次以编剧、导演的身份参加大话节。
也是他第一次尝到摔跟头的滋味。
他没能进决赛。
这个世界的无奈就是这样,你没有成绩拿出来,感觉自己做得再好,也终究只是自我感觉罢了。
别人的否定批判或许不会动摇你的坚持,却会影响你去更新对自己的认识:也许我现在火候真的还不够,缺点锤炼或是少点温度。
只是那时候的陈梦华,在毕业的大潮中有点乱了阵脚。他舍不得他的中文系,舍不得他的话剧社,他想留下来。甚至到那时候,他都没有想好自己以后是不是会去做话剧。
“我当时想,哪怕留在中文系扫地也行。”
那时候大学生可以通过去支教,进而拿到读研的机会。2011年,他去了云南支教,整一年。
2012年,他开始读研了,也开始真正学习编剧的专业知识。
他的方法很简单,去传播学院抄电视广播编导专业的课表。电视剧里,男生去抄心爱的姑娘的课表,乞求发生一次偶遇的情节,在现实中真的上演了。
他笑称,他这是曲线救国。
「他去旁听编剧课程,终于获得业界肯定」****
“其实你喜欢的东西,说实话,在你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也许它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副模样,或者你根本没有去做这件事的能力。”
这句话对太多拥有梦想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说,都太过残忍。
可是,空有热爱的梦想只是一个时时刻刻在发痒在骚动的伤疤,你不揭开它就永远不知道它背后是怎样的血肉模糊。
就这样,陈梦华开始了他的旁听之路,甚至到后来和编导的老师打成一片。
2013年,陈梦华写下了《生于弄堂》的剧本,也是这部戏在后来的上海市大话节一举夺魁,他也终于证明了自己,拿到了最佳导演。
他的社长在深夜排练之后,发现寝室楼已经进不去了,给他打电话说:“社员们都很疲劳,其实拿不拿奖无所谓,何必搞这么辛苦。”
他在电话里赌气说“是啊,无所谓”,却在挂了电话之后在心里问了自己千万遍:你辛苦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得到专业的认可,你真的无所谓吗?
他们自己做道具,单单是锯木头,几个人锯到半夜两点钟。
不过他又说这部戏真的很幸运,碰到一群和戏中人物感觉特别对的演员。
而他们哪怕是需要边演边搬运道具,也能做到三周不排练仍然没有人出错,他们又是这样一群有素质的好演员。
大学生话剧节颁奖礼之后的两天里,陈梦华大病了一场。他头晕没食欲,什么事情也不想做,去医院检查,又是24小时在测血压。发现自己竟然出现了轻微的高血压。
他是用生命在投入,耗尽全部气力地燃烧自己的点点能量。
他说:
“真的,生活中没有哪件事情能像站在舞台上谢幕的时候,那么有成就感。在台上燃烧生命的感觉太棒。演出结束,你一个人走在路上,大起大落之后那一刻的落寞孤独任凭何时也是体会不到。真的会有那种繁华落尽的苍凉之感。”
到现在,陈梦华还在话剧的路上,一刻不停。这十年里,他参与过不下40部话剧,这个数字只会在未来继续生长。
也正是因为热爱,才会对自己有要求。
「因为喜欢,从现在开始就要全心全意」
直到陈梦华工作,他都没有真的想到自己以后会从事话剧工作。他是一个挺没计划的人,却是一个真正有梦想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
我听过许多年轻人谈起自己的梦想是:我以后要做怎样怎样我喜欢的工作,成为怎样怎样的人。
但我在陈梦华身上看到的,是他从来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过。
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因为我喜欢,所以现在这一刻就要做,现在就要全身心的做。
或许,这世界上就是需要这样纯粹的赤子之心,去做真正属于他热爱的东西。
而你,也许从来不缺热情,只是缺了迈出那一步的勇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