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老家,妻子忙着做菜,我则抽水。抽完水,妻子招呼我过去准备几个熟菜。我把正在看书的侄女叫过来,安排了她切熟菜的任务。妻子不满的说大懒支使小懒,就爱吩咐人。我反驳说,为什么不让孩子做?不让她做她就不会做,不知道去做,她多做一件,就多增长一份能力。
为这样的事跟妻子已经争论了好多次了,她就是这样一个贤妻良母,有事宁可自己多干,找我干,也不愿去吩咐孩子,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她大概就是中国包办母亲的典型代表。事实上,承担家务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应该尽的义务,炒菜、做饭、整理家务,也是每一个成员必备的能力。特别是孩子,父母不主动教他,安排他承担家务,他既建立不起做家务的能力,也建立不起对家庭的责任,更别说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啥也不会做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巨婴,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但现实中就偏偏有那么一些家长,在家务上,甚至孩子自己的事上,善于包办,自己累死累活,也不愿让孩子去做。还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别的什么你也不用管。就这样从小到大,甚至上了大学,成了家,孩子还不会基本的炒菜做饭,整理家务。父母累得要命时,反倒发牢骚抱怨孩子:你看看这个孩子啥也不会做,也不知道帮着我干点事,懒死了!孩子懒,不会做家务,不愿做家务,到底谁之过?他的家务能力和责任心的缺失,谁是罪魁祸首!父母的包办,直接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孩子反倒是受害者,父母最终自食其果。
信任感产生参与感,参与感产生责任感,责任感产生获得感,获得感产生成就感,成就感产生价值感,价值感产生归属感,归属感产生幸福感。被信任了就会主动去参与,参与了就会建立起责任心,责任心强了,会干得越来越多,产生更多的获得感。有所获就有所成就,对家庭、对单位的归属感就会越来越强,家庭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就会越来越浓。试想,一个在家庭,在单位,好吃懒做可有可无的人,怎么会建立起这一系列的感呢?所以我们就要从信任孩子做起,从教育孩子做家务做起,让他成为一个勤快的人,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走向社会后,他才会成为一个勤奋工作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教孩子自己动手做,无论是盥洗、穿衣、准备点心或倒饮料,都能协助孩子迈向独立之路。孩子在培养相当程度的独立时,也奠定了受惠一辈子的良好工作习惯、自律自重与责任感。”美国蒙特梭利基金会理事长Tim Seldin,曾这样评价做家务的重要性。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在芬兰,国家把家务纳入了课程体系,系统训练孩子好好生活的力。他们认为,这是一堂“生活教育课”,要从做饭、做家务、家庭理财这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并能够生活得经济适用,让生活环境可持续化。在不少芬兰学校,学生一大早来学校,不学习,先做饭——自己的午餐。任课老师一般会先花15-20分钟,跟学生一起读懂食谱、分享tips,接着,学生要到“厨房教室”,拿起锅碗瓢盆,对着食谱,开火做饭。芬兰的家政课,准确地阐释了芬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不能只负责读书,他还要深度参与到家庭生活、社会公民生活中去。
每一个孩子终究都要独立去面对生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习得独立生活的技能,只有孩子能在做家务中独当一面,孩子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会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在今后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生活得更加舒适、自在。基于以上认识,最近我们开发了一个家务课程,并在部分班级进行试点,让孩子在家里承担不同的家务角色,坚持每天至少干一次,以此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培养家庭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期待我们的家务课程培养出一批勤快能干的家务小能手!(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