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不论今古,财富与地位一直都是世袭的,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按照旧有的社会格局被瓜分殆尽。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近于关闭,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现实。然而,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我们真的就无能为力吗?
在BBC纪录片《人生七年》里,我们可以窥见如我们一般普通英国人的一生。那些人的人生似乎证实了导演的推测:“寒门再难出贵子”。从七岁开始,这些孩子的生活状态已有天壤之别。出身上流社会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 金融时报,开始树立未来的远大目标,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有可能去到哪几家父辈读过的贵族高中和顶级大学,并且对未来的美好抱着一种冷静的笃定。到了10几岁,他们已经开始建立稳定的、标准的、独立的价值观,甚至已经在为将来进入政坛做准备。
而贫民阶层的孩子,他们的愿望是少挨骂、少罚站、填饱肚子,理想是成为驯马师、司机以及泥瓦工之类。他们的生活远离书本、远离时局,他们不明白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清楚人生价值为何,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苦捱着生存。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往往也重复着他们的命运。
这就是早已出现而现在基本定型的阶层固化啊!
原生家庭的不同带来的不只是衣食住行和品味、视界的不同,它还带来了社会资源、地位以及心理、思维方式的极大差异。精英的孩子往往也是精英,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贫穷往往也是世袭的,底层的父母一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去培养他们的孩子逃离底层。如此这般,贫穷、财富世代积累,两极分化也越发严重。
对于普通甚至贫穷家庭的孩子而言,原生家庭的烙印确实难以摆脱,家庭背景的差异带来的资源不对等当然也是令人压抑的苦楚,是种沉重的负担。但这就能成为我们破罐破摔的理由了吗?
即使社会分层、阶级固化几成定局,但《人生七年》里Nick不还是打破了阶级局限成功晋升为精英了吗?命运手里也总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
我曾经想要逃离原生家庭,曾经怨恨、经常抱怨。
因为从小看着爸妈打架吵架,所以对婚姻失去信心;
因为从小就被教育家里很穷,所以不敢向大人要东西,几乎没有玩具,连书也很少买,直到现在花钱多了心里就会愧疚,连自己住院时都因为要多花家里的钱而内疚不已;
因为从小被灌输除了好好学习没有别的出路的思想,所以对学习成绩患得患失,固执要强;
因为小时屡遭打骂,所以变得自卑又敏感;因为从小受到祖父母冷落,直到现在仍对其心有芥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起来容易,如果真的有更好的选择还有谁会甘心活得斤斤计较。在那段日子里,原生家庭像是我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自觉地变得自卑。又因为我一直成绩优秀且喜看书、文笔较好便自恃才高,最终长成了一副自卑又自负的模样。
贫穷剥夺了一个心思敏感而萌动的女孩子对美的追求,责骂又消磨了一个本应活跃的孩童敢作敢为的勇气,所幸心里的不服输让我得以保持初心。既然除了学习别无更多特长,就潜心钻研课业,努力保持名列前茅;既然除了看书外别无更多消遣,就自觉博览全书、广采众长……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家庭地位也在直线上升:我的学习安排、成绩目标都由我一人决定,他们知道我对自己的期望比任何人更甚,所以从不对我施加压力反而屡屡劝我不要过于在意成绩而忽视身体;我的未来规划、学业事业都由我一人做主,他们不舍我去外地却还是愿意尊重我的意见……小时候,曾经乌烟瘴气的家,现在已经变得温暖而亲切。我可以毫无伪装地在他们面前表现我傻傻的孩子气;可以在遭遇人际、心理的困境时随时向他们求助;可以向他们吐露我的所有心声而不用担心误解和阻挠……过去的日子就像是一场噩梦,现在的幸福才是我的家庭本来的样子。
因为我自己在不断提升,知识更渊博、心境更宽广、视野也更开阔,所以可以看透许多原来无法理解的事情,能够真正弄清楚过去所遭遇的不幸的具体原因从而得以对家庭对症下药。另外,自我的提升是外人也可以明显感知的。所以,自我的层次越高、能力越强,话语权就越大,权威性也会水涨船高。我惊喜地发现提升后的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剔除原生家庭的缺陷。对父母加以心理疏导,让他们恩爱如初;对弟妹多加教导,以免让他们重蹈我的覆辙;对长辈悉心劝导,让他们正视我的成长……终于我发觉它不再只是我心里不容触碰的痛,它成了我的软肋,让我日夜牵挂,更成为我的铠甲让我得以所向披靡 。这么多年,那些眼看着熬不下去的日子就这样过来了,并且,一切都在变得更好。我和我的家庭,都在慢慢地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原生家庭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将原生家庭的缺陷当做自己一事无成的根由本质上讲是自私的推卸责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从不相信天命论。所谓的命由天定,无非是目睹他人成功之时拿命定当做自我安慰的借口,又在自己碌碌无为之时将天命作为推卸责任的假辞罢了。原生家庭,可以是港湾,却不能是自己为所欲为的靠山,更不能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的借口。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蒂亚曾提出一个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当代的我们将此奉为圭臬,这样,我们好像对自己所有的失败和生活的不圆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我如此敏感孤僻,是因为我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发生冲突;
我如此易怒记仇,是因为我的父母也都性格暴躁;
我拼尽全力也无法考上名校,是因为我的父母无钱无势无北上广户口;
我苦苦挣扎仍然无法在一线城市安身立命,是因为我的父母没能力像别人家父母一样给予我足够经济支持?
我们带着这种“被害者心态”,把生活中的怨气与激愤一律发泄在原生家庭之上,这样的我们真的有资格认为父母有愧于我们吗?活着,就要感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父母所能给的已经是他们的能力极限。凡是有心的父母为孩子选的路都是他们认为最正确的路。“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们如生命。
成熟的人应该学会自我负责而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原生家庭;应该学会自我升华而不是把成功的希望寄寓于外物;应该学会战胜困境,而不是把黑锅都扔给父母来背。
我们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我们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要靠自己争取。我们的父母不自觉地黯淡了我们的过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带给他们美好的原生家庭。这是一种“轮回”,他们或因为自身的缺陷或因为时代的限制,没有意识到或是无法改变这种不幸世代相传的悲剧,但我们可以。凡不能毁灭我者必使我强大。我们可以从提升自我入手。儒家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可以治国平天下。个人的品格与修养可以改变家庭的陋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认识到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只是人生的第一次成长。人生路漫漫,我们会遇到无数的人与事,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性格。罗曼罗兰曾道:“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原生家庭的缺陷加诸我们的痛苦确实会阻碍我们的前进,但越往后走,我们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人生,终究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原生家庭给了我们一手烂牌,可我们仍然可以凭借自身的坚持与努力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就算你的原生家庭糟糕到无法拯救,你仍然可以通过再生家庭实现自己的涅槃。意识到自身的缺陷,然后以爱和包容让自己内心丰盈饱满,你才可以重新拥有幸福的权利。别让恐惧和忧虑阻碍你前进。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原生家庭于我们不过是人生的一小段旅程,而我们却是自己整段人生的主宰。
尽人事,听天命。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