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视角看待孩子
归因: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行为的原因分类:
一、内因:内部原因,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努力程度(将行为原因归结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
外因: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
二、稳定性原因,易变性原因
三、可控性原因(通过主观的努力改变其后果,会推动行为的改变产生),不可控原因
控制型:等于不安全感加外归因,控制点在外部,所以没有掌控力,强化不安全感与无力感
不安全感与无力感与归因模式息息相关。想要扫除人生的无力感,改变我们自己,就一定要从一个持有蓝色糖纸的人变成一个持有玫瑰色糖纸的人!将问题归因于与我有关的可变可控的原因。
内归因两种模式:蓝色糖纸看世界,玫瑰色糖纸的人
改变无力感,积极的视角(归因认知方式):将问题归因于与我有关的可变可控的原因。
制定由易到难的目标,积累成功的体验,
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获得更多的可控因素。
将自己遇到的挫折进行分析,将分析过程及矫正后的积极认知,写在打卡区。
在工作上总是不能冒头,不能跨越兑现自我价值,总是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同事关系!
这个,我的表述来看,我是一个带有蓝色认知眼镜的人。
我是一个归因外部的人,希望这个竞争性的人走或消失。(错误:归结为他人的影响,归结于外部会导致无力感)
但是,这个角色是不会消失的。我要从我内在来看,我内在改变了,这个人才会消失。(正确:我自己原因,她的优秀不是影响我的优秀,也不是我不优秀的原因)
总是存在这一个人,是因为我自身的无力感,我自身的无力感是因为我是归因外部的。(正确:控制点不在外部,在内部,是可控制的,找到可控因素,)
其实是因为我自己不够独立不不够优秀。(而且不是总是,是可以改变的:我暂时不够独立,不够优秀,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是因为我自己暂时不够独立,不够优秀。我暂时不敢承担责任,暂时不敢冒头,暂时留在舒适区,暂时比较封闭。
在工作上总是不能冒头,不能跨越兑现自我价值,总是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同事关系==>积极认知:
工作上我暂时不够独立,不敢独自承担责任,同事竞争不能突围
我可以通过多多锻炼,多多向其优点学习和实践,改变这个状态,让自己能力变强。而这与同事的存在与否没有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