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人会不会发生改变,6年多前,我的答案或许是不会;在那之前,我热衷于购买心理学相关的书籍,用书中看到的点滴理论解释我之所以是今天的我的种种原因。比如我害怕公众演讲,我7岁的时候,妈妈才调动到父亲的工厂,在此之前我一直与妈妈一起生活,生活的圈子很小,我也一直认为这是我有些胆小、不敢与人沟通的原因。
当然,很多年以来我也一直尝试在公众面前讲话,但往往最后演变成一场灾难;刚刚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给备考的学弟学妹分享考试经验,写好了稿子,提前演练了一个下午,最后还是无法脱稿,几乎照着读完了自己的稿子。研究生期间,为了挑战自己,争取了好几次代表小组发表报告的机会,但每一次都似乎演变成了一场灾难,其中一次几乎从头笑到尾。工作以后,从业务转到人力资源领域,第一个岗位是公司的培训负责人,2年半的时间里,也只是给新员工讲过课,部门里做一些分享,做一些培训前的开场而已。
对公众演讲的恐惧也只是我无法改变的种种特质中的一个而已;对于未知的恐惧,总是担心尚未发生的事件,事情发生时,头脑中出现的一定是最糟糕的结果;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了。我一面痛苦于自己的种种不竟如人意的特质,一面又从过往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来解释原因,这样的拉扯中,改变自然无法发生。
今天,如果有人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的答案会有所不同。经过了6年多的教练学习和实践,有一些特质正在慢慢的,一点一滴的改变着。还是以公众讲话为例,学习教练2年多之后,面对几十个人,分享了我学习教练以来的成长与收获;学习教练3年之后,我和伙伴一起组织了十数场线下私董会,成为独立教练和引导师之前,还在公司内部主持了几十场研讨会、团队教练、内部私董会。
那么教练是如何带来这些改变的呢?最核心的一点我想应该是,我的关注点从我的个性不适合公众讲话,转变为我要训练自己公众讲话的能力。当然改变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尝试,不断总结和提升的缓慢过程。但核心的要点却是在于,我从“原因论”的信徒,转变为“目的论”的拥趸。
最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撰写的关于阿德勒心理学核心要义的书籍,通过精修多年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与一个青年的对谈,回答了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生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比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我想起自己多年以来的执念,只要我找到导致我现状的核心根本原因,改变就会发生,然而这样的执念只是让我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
比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再比如,阿德勒对于性格的定义,即某人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看待“自己”。就像之前,我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悲观,似乎是无法改变的。但在阿德勒的表述里,悲观的世界观只是我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如何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也确实如阿德勒所言,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正在变得更加明朗,用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方式看待未来也逐步变成了我的一种思维习惯。
功夫熊猫二当中的一段台词,熊猫阿宝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羊大师对它讲了一番话:“你人生故事的开头也许充满坎坷,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看你后来的人生路,你自己选择怎么走下去。”
如果你也如同我一样,曾经受困于“原因论”的陷阱,想要改变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建议你也去读一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或许你也会如同我一样,增加一分从过往经历,从他人意见的左右中挣脱出来,朝着自己目标进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