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小松
导语:快到年底了,你还好吗?你是不是一边看着日历,感慨“时间都去哪儿啦?”,一边收到信用卡、白条、花呗账单通知,惨叫一声“钱都去哪儿啦?”为什么你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快乐却越来越少。今天小松将和你一起,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同时,帮你找到一条真正的幸福之路。
大家好,欢迎关注松鼠心理会,我是果小松。快到年底了,大家或多或少可能都开始出现焦虑的感觉。
领导看着年初定的计划指标眉头紧锁,技术大神扳指头、算日子等着过完年跳槽,文艺青年忙排练等着年会表演,而你我这样的普通青年,就眼巴巴的等着年终奖了。
一想到年终奖,你不由得咽下口水,可是低下头,打开手上这部为了和未来见面而买的iPhone X,看到接二连三的账单通知时,你不禁问自己:今年好像白过了,就攒下了一部iPhone手机。我挣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沉迷于一键支付带来的快感,即使提前透支也在所不惜?为什么我们买的东西原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呢?
答案就是,因为我们的一种天性被商家所利用,那就是:经典条件作用,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的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商家不断尝试把商品跟我们喜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比方说吧,各种体育用品,特别是运动鞋,总是请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来代言。在广告里,明星潇洒的投篮,敏捷的转身,坚毅的眼神中,不断闪现着品牌的身影。
商家希望,我们把明星那些积极的特征:专业、成功和值得信赖,和产品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产品的反应,和面对体育明星的反应一样,觉得它更有吸引力。
再比如,我们都听说过,各种“比你美还努力加倍”的白富美,和“比你帅还坚持奋斗”的高富帅的故事。而我们都有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完美自我的本能,当看到那些完美人生的时候,我们开始自惭形秽,开始相互比较,开始焦虑。
而这时候,和完美人生故事放在一起的那些“塑身美体的神奇酵素”、“奢华高端的蕾丝面膜”、“教你如何年薪五十万的付费课程”,是如此的触手可及、美好诱人。它们露出迷人的微笑,向你亲切招手:快快行动吧,拥有我就能拥有最完美的人生,你就会快乐。
当我们吃下神奇酵素时,感到身体瞬间轻盈通透、健康有活力。当我们敷着上千块的蕾丝面膜时,幻想自己第二天一定光彩照人、水润靓丽,回头率飙升。当我们听着加薪课程时,觉得自己离狂拽酷炫的霸道总裁已经不远了。
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成为商业引擎轰鸣的燃料。
而当我们在狂热的驱使下,得到了那些所谓的、可以让人快乐的东西后,环顾四周,冷静下来,一丝空虚和焦虑感却悄然涌上心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关键字:分离和关注内心。
分离,指的是把成功的人设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分离出来。
当我们被一个好故事所吸引时,请记住,努力奋斗、积极成长确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确喜欢这个故事,想成为那样的人,但以上种种,和我们是否做出购买的决定,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关注内心,指的是,我们要把幸福感建立在内在自我的提升上。
不要把幸福感建立在外在基础上,比如金钱、外表和来自他人的赞美。我们要多关注内在的成长,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能力,来建立更多的积极社交,从而满足我们对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幸福生活的深层需求。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喜欢读心理学的书籍,接触到简书平台后,发现这是个可以静心写作的好环境,就开始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分享到简书上,想通过分享促进自己思考和学习。
刚开始写一两篇的时候,我特别在意阅读量和评价,时不时就去刷新查看。当我发现,这种焦虑和期盼,已经严重偏离初心时,我果断改变思路,一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和创作上,另一方面多多学习他人的优秀文章,细细品读,用心点评。
而当我关注内心,专注创作时,我惊喜地发现,之前渴望已久的事情一件件开始发生:我的文章有幸被入选专题首页,通过邀请加入专题的微信群;通过认真点评、交流互动,我接触到更多爱思考、爱分享的简友,同时我的文章阅读量也开始逐步上涨,评价也越来越多。
借用大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我在分享文章,和简友互动的过程中,满足了“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也满足了“价值和能力感的需要”,接下来,我要向更高目标迈进,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这种自我成长的满足感,是真真切切通过自我努力所带来的,是实实在在属于我自己的,是买再多的包包、听再贵的课程都不能带来的。
如果要我做个比喻,物质世界,就像是一位美艳诱人的女郎。她不知满足,贪得无厌。我们一次次为她付出大量金钱和时间,博得她莞尔一笑,但千金一笑过后,美人依旧冷艳,而留给我们的,除了越来越多的账单外,只剩下无穷无尽的空虚和焦虑。
精神世界,就像是一个知性平和的姑娘。看第一眼,似乎平淡无趣,但相处越久,越能发现,她能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宁静和喜悦,教会我们提升自我力量和成长。
愿我们都能洗去物质世界的虚幻和浮华,返璞归真,和内在的自我一起携手,成长一生,相伴一世,幸福美满一双人。
我是果小松,每天一个小改变,轻松带来大不同。
备注:
有点意犹未尽?请移步专题:《松鼠心理会,知识嘎嘣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