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当我们有些想法说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人给我们提出许多好心的建议。这些建议并非全然无用,但是,这些好心的建议很多时候都演变成了如同寓言故事――《父子骑驴》的结局。自我的本意被他者埋没。
今天,在群里看到一个故事。这是个故事的名称是《在意》,描述了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女孩在决心考取正规院校进行训练的时候,因很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天赋。于是跑去同城的芭蕾舞团团长,欲晓知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天赋。当她跳了一段给这位团长看后,团长告诉她她没有这方面的条件。之后,女孩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多年以后,女孩已经成了一个超市的服务员。再次与那位团长相遇时,谈起当年之事,女孩充满悔恨,认为是这位团长的那句话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团长反驳她说:“如果你真的渴望成为一名舞蹈家,你是不会在意我对你说的话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但过于在意他者的评论,那么这个评论将会阻碍个人的发展。
听了这个故事,团长所说的话似乎也很在理。但我还是不能完全同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有人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的。有一本书叫《无条件信任的力量》,也是《九头母女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获得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之后的成长,最后成为一个卓越的女性。所以,我不能完全同意《在意》这个故事里团长所说的话。
我们讲到了三个故事,两个故事说的都是他者的羁绊。第三个与前面两个故事截然相反,他者成了成就一个人的力量。所以,凡事无绝对。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就是在人群中站起来,凸显出来。我想,我们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从亿万个中脱颖而出了。有什么里由隐匿在芸芸众生之中,又为什么会隐匿或者埋没了自己呢!
我们的父母或者身边的人,没有发现我们这颗遗落人间的宝石,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从不得知自己是遗落人间的宝藏。所以,在他者的镜子里,我们不能映照出宝石的光彩。甚至,在若现之时还会心生恐惧,因对未知的恐惧于是将这种光芒予以掩盖。
认识一个人,她小时候有个梦想,想要当一个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师。她在服装设计上才华还是有的,在她小时候,妈妈告诉她别痴人说梦,会被人笑话的!梦想成了要隐藏的“笑话”。她虽然也会手绘出自己设计的时装草图,但每次画完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母亲的话在耳边萦绕,于是梦想成了压在心底的悲伤。
成年后学习了裁缝这门技术,在一个大厂里上班,能力凸现时,厂里欲培养她成为设计师。一开始她非常开心,为此欢呼雀跃。但是,后来她还是没去成,因为母亲的那句话在她耳边回响起来,她怕自己会成为一个笑话,对失败的恐惧战胜了对梦想的追求。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扼腕叹息。如今,她和我一起同在一个读书会,那天我们一起共读《母爱的羁绊》,看完她失声痛哭。因为,她对自己的女儿的梦想说了母亲和她说的一样的话。这在精神分析上叫内摄性认同,其实,跟我们身边发生的“踢猫效应”雷同。母亲由于学习和成长,摆脱了惯性的制约,于是懂得了如何去支持女儿的梦想。发现,由于之前的伤害,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位母亲内心坚定,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她都不会放弃。这位女孩也因此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勇敢的踏上梦想之旅。
看过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多数都是被他者埋没了的可怜之人。如果,这些人能有幸多读点书,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对于我为什么是这样的有了充分的了解,而晓知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惯性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人间风景呐!
夜深人静时,晓问内心。常常自问:“他者是自我的坟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