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给你一块棉花糖,我告诉你如果你15分钟以后吃,我就会给你两块棉花糖,你会怎么做呢?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者向92名3-5岁的孩子问了这个问题。最初的研究和20年后的跟进研究永远改变了我们对自我控制的看法。
老师们很有必要知道这个研究。首先,这个实验很简单,你可以自己去模仿做这个实验。其次,这是一个跨度很长的研究。我们需要追踪这些做实验的孩子很多年。最后一点,这是心理学上最有名的一项研究,它作为主要内容出现在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中。
主要研究结果
1. 当让学生在马上吃了棉花糖和等一会儿就可以吃两块棉花糖中做选择时,不会控制自己的学生会马上吃掉这个棉花糖。
2. 另一些学生能够等待并且延迟满足,最后就可以吃到另外一块甜甜糯糯的棉花糖了。
3. 那些更会控制自己欲望的学生使用了一些有效策略,比如通过想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闭上眼睛或者坐在自己的手上。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在他们小时候等棉花糖的时间越长的学生,长大后更容易出现以下特点:十分专注、善于社交、学业优异、表达流利、能处理沮丧情绪和压力。
人们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会影响将来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个体差异。“人们的自控力在追求长远目标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发展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同理心对于构建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关系十分必要”。
有些东西的只管当下,比如说他控,无人管控时就变形。有些东西可以滋养你的一生,比如说自律,助力你今天直至未来的成功。
所谓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自律的定义来看,它与上文研究的“延迟满足”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未来而抵制诱惑。
自律和学习成绩真的相关吗?
为此,我曾追踪过一批绩优生,与普通学生比,绩优生在自律性这个因素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二者差异显著。然后,求某一次大考成绩与自律性的相关,自律性高者学习成绩高。说明自律性与学习成绩相关度高。
研究用的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简称卡氏人格测试),卡氏人格测试是这样诠释自律性的。自律性的高分特征是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特征是矛盾冲突、不明大体。
所谓知己知彼、自律谨严。我的理解是好逸恶劳、懒惰是人之天性。之所以有些人自律性强,不是老天给的、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从人的天性(动物性)而言,人生来是追求即刻满足的。这个从婴儿饿了的时候急不可耐的哭声中可以感受到,到了成年,我们就变得有节制了,甚至有时候为了工作需要而废寝忘食。
知己知彼、自律谨严者就是清醒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惰性,但是出于学习的需要主动调控自己。比方说,一些学霸觉察到自己在家的学习效率低,所以他会主动逃离家这个环境而选择去学校上自习。
所谓矛盾冲突,就是总是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摇摆,一方面想玩,另一方面也知道要学习。所谓不明大体,那就是最终屈从了本我的力量,放飞自我。
既然人的天性倾向于本我,以快乐为原则,追求即刻满足,不知道自我节制。那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一个生命社会化的过程。自律不是生来就有的,我觉得自律的习得遵从的发展路径是:即刻满足——延迟满足——自我克制(自律)。
为什么溺爱很难养出一个好孩子来?都说惯子如杀子。就在于溺爱孩子相当于即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不能为将来而做出眼前的节制、牺牲。想要什么就得满足,任性而不吃苦。
人到了两三岁,孩子的需要就从纯粹的生物性需要(吃喝拉撒睡)过渡到社会性需要(玩耍、购买玩具)。这个时候,就不能像他小时候那样尽量即刻满足孩子,而是有意识地锻炼他的延迟满足能力。比方说,和孩子约定一个月最多给他买三个玩具。那三个可以即刻满足他,让他体会到父母爱他。超出三个的要求,他又看到了喜欢的玩具,闹着要买。你就可以温柔而又坚定地说,三个指标用完了,你必须等到下个月的一号才能买。这个时候,即便孩子哭死闹死也得咬牙顶住。如果你知道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学会自我节制,相信你一定会咬牙顶住的。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要变得狠心起来,这也是我们自身的延迟满足能力。看不得孩子哭,一闹就给,“吃不了眼前的苦,肯定享受不了未来的福!”
至于一些底线行为,也就是未来反社会行为的萌芽,偷、抢、骗、打、砸等,需要给孩子规范,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给孩子立下边界。否则,容易出现“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的现象。
养孩子就是这么一个渐进的过程,“慢养”而非一蹴而就。“即刻满足”、“延迟满足”、“不允许不可以的行为”、“鼓励的行为”构成了生活内容的全部,给得比例恰当,孩子就慢慢养出了好的品质。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