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不过,对于他的名号人们更为熟知的是其绰号“罗锅”。一提起“刘罗锅儿”,人们便觉得很亲切,然而,刘墉究竟是不是罗锅呢?
据说,“罗锅”二字是乾隆帝亲口所封。一日乾隆帝闲来无事,故意拿刘墉的生理特征取乐,赐封他为“罗锅”,还题了一首诗:“人生残疾是前缘,口在胸膛耳垂肩。仰面难得见日月,侧身才可见青天。卧似心字缺三点,立如弯弓少一弦。死后装殓省棺椁,笼屉之内即长眠。”
这首诗确实刻薄,刘墉却不急不恼,提笔回了一首诗:“驼生脊背可背粮,人长驼背智谋广。文韬伴君定国策,武略戍边保安邦,臣虽不才知恩遇,承蒙万岁赐封赏。别看罗锅字不多,每年白得两万两。”原来按清朝惯例,凡是皇帝赐封了名号的官员,吏部每年要给2万两银子。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刘墉的机智。
其实这个绰号与乾隆帝无关,是嘉庆帝封的,而且嘉庆帝说的不是“罗锅”而是“驼子”。据史书记载,嘉庆帝偶尔称刘墉为“刘驼子”,但当时刘墉已年逾八旬,再加上他常年伏案读书,难免会弯腰驼背,不能以此推断刘墉年轻时便是个罗锅。相反,从种种史料记载来看,刘墉即使算不上相貌堂堂,却也不至于身有残疾。
这要从清代的选官取士标准论起。在封建社会,要想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符合“身、言、书、判”4项标准。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言,即言谈举止,需要口齿清楚,语言通顺明晰;书,即书写,字要写得工整,以免潦草误事;判,即思维能力,需要头脑敏捷,审判明断,不能当糊涂官。在这4项标准中,“身”是最直观的,也最为重要。
相貌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来,按照规定,举人会试三科不中,可应考“大挑”科。这一科不考文章,也不考口才,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以字形来比拟身体,“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方头大脸身体直长,“日”指高矮肥瘦适中,符合以上这四个字便有入选的可能。“身”指身体歪曲,“甲”指头大身体小,“气”指肩膀一边耸一边平,“由”指头小身体大,凡是与这四个字有关者,落选无疑。清代官场重视官员相貌,而乾隆一朝又为之最,刘墉既然是科举出身,那么就不可能是罗锅儿。
刘墉一生廉洁奉公,为官清正,这与刘家的门风有很大的关系。刘氏家族是诸城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位极人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深受乾隆帝器重,死后被谥为“文正”,这是清代对大臣最高的评价。
刘墉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不知何故,他却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刘墉才因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至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一年(1756),刘墉外放做官任安徽学政,在此后的20余年里,他基本担任地方官职,历任学政、知府、巡抚等。在任期间,他办事正直干练,雷厉风行,整顿科场积弊、官场恶习。他为人清廉,一文不取,遇事敢作敢为,不怕得罪上司。
乾隆三十四年(1769),刘墉授江宁府知府,在一年多的在任时间里,他不畏强豪,屡破疑案。创作于嘉庆初年的弹词《刘公案》便主要是以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决断疑案,为民伸冤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可见他在江宁知府任上确实有政绩,是难得的清官。与此同时,刘墉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他身为清朝的忠臣,不遗余力地维护清室的统治,推行文化高压政策。乾隆二十六年(1761),刘墉担任江苏学政。这一年,江苏沛县监生阎大镛因抗粮被捕入狱,刘墉派人到阎大镛家搜查,结果搜出了他认为有问题的诗稿,急忙上报乾隆帝,结果阎大镛因诗稿中有字句犯讳被斩首。
乾隆四十三年(1777),刘墉第二次任江苏学政。江苏东台县举人徐食田兄弟因土地买卖纠纷,被同乡蔡嘉树告发其祖父徐述夔的文集《一柱楼诗集》中有悖逆之语。刘墉审阅,发现其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的诗句,他如获至宝,上奏乾隆帝,最终酿成大狱。徐述夔及其子虚怀祖被开棺戮尸,徐食田等人被斩首,多名官员遭到革职、流放的处分,刘墉以劾举徐述夔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任吏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刘墉调任回京,任三通馆总裁,兼任吏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