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聪
学生日记:
我今年14岁了,可是妈妈还把我当小孩子看,我只是洗洗碗而已,妈妈却骂了我一顿,扫个地也不行。当我替妈妈捶背时,她总是说:“丽丽,我不累,你管自己学习做作业去!”妈妈虽然嘴上不说累,但是每天都很辛苦,又不敢当着我的面说出口,怕我担心,只好憋在心里,哎,真是难为她了。
昨天,我只不过打了一桶水拖地板,就被妈妈喊了过去。我真想说:“妈妈,我知道你上班很辛苦,回来还要做这么多家务,你就让我做点儿事吧,不要再把我当小孩子看,我已经长大了,也懂事了,我也可以自己做家务事,我真的想为你分担一点!”这句话我一直想说都说不出口,不知道怎样说,因为妈妈总是听不进去,说了也是白说。我永远是父母心中的一个小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她的眼里永远只有“学习”、“考大学”几个字……[丽丽系化名]
点评:
日记里的父母
从丽丽的日记中,我们不难读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一种想让下一代不再像自己那样辛苦生活的强烈期待。在这样的家长眼里,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他们关注的总是孩子的学习。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好,只要子女能专心于学习,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即便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即便自己做牛做马,他们也能欣然接受。要是子女学习不认真总出问题,或转移了注意力,他们就会感到伤心,感到委屈,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辛劳付出与一片苦心。
然而,家长这些所作所为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甚至是有害于大人和孩子之间关系的融洽,阻碍了双方进一步深入地交流与沟通。其中的弊端和隐患也很容易随着孩子的日益长大与学业的加重逐渐显露,在某些时刻还可能出现“矛盾”的激化。
日记里的孩子
在孩子逐渐懂事,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他们倾注心血时,大都会像丽丽那样心里充满着感激,同时也会承受着一种心灵上的压力,那就是:我不能辜负爸妈对我的付出和期望。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参与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分忧。在孩子看来,这是最为直接也是最能见效的“报答”行为,既是孩子把感恩心理化成实际行动的需要,又是孩子自我排遣心理压力的一种本能反应。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如果能顺着孩子的这个心愿,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恰当的肯定和赏识,这不但能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融入家庭,展示自我价值的乐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减轻因被父母费心供养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反之,一旦家长看不懂,甚至不理解孩子的上述心态,对孩子这种“报答”式的表现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或者还时时地进行阻止,那孩子就会像丽丽那样感到失落、焦虑、自责,以及对大人的迷惑不解,甚至认为父母不可理喻。如同丽丽在日记的结尾所写的:“因为妈妈听不进去,说了也是白说!”这样的结果,就等于是家长自己切断了两代人的沟通渠道,人为地制造了日益增厚的隔阂。
日记外的思考
丽丽的日记,还让我们读到了多数孩子的共同特点:想长大的欲望,想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性的“人”的欲望。他们会由原先的自我关注渐渐地向关注家人、关注他人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他们会关心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日常生活,盼望着了解和参与家庭事务,会主动地找事做,让大人看到他们作为家庭一分子的存在。比如帮着煮饭洗衣、扫地整理房间、上街买东西等等,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寻求自主、自立、自强,发展主体观念和独立意识的必要途径,更是为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做好生活和心理上的准备。可以说,在家庭中能获得这方面训练和满足的孩子,在学校里乃至今后进入社会,其参与和合作的能力也会比一般的孩子强些。
如果孩子这样的心理需求被家长忽视或限制,那孩子就会出现本能的抗争,会变得不听话,对抗大人的意见,甚至疏远或者顶撞大人。而另一些孩子因为一直被大人“宠爱”(这也是对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的一种变相忽视与剥夺),也会采用另一种方式,诸如乱发小孩子脾气、撒娇、固执、事事要大人照顾、回归婴儿状态等等,来表达他们被压抑的成长意识。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叛逆,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实质上,这也是孩子走向成熟而被外界人为地遏制所产生的特征,如果特征越明显越突出,十有八九表明了家长不正确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障碍已越来越大。在这些障碍中,家长总是喜欢钻孩子“学习”和“成绩”的牛角尖的危害是最典型了。它强制性地把孩子捆绑在了“读书考试”的战车上一条道走到底,使孩子的悲喜只能简单地维系在父母对他们成绩优劣的喜怒上,而且,孩子还会因家长的反复强化,在心灵深处埋下这一“条件反射”。假如孩子有幸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考上理想的学校,实现父母所信奉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那孩子的处境或许算是好的了,一旦孩子在学习上没什么收获,或者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或者可能不适合读书考试使学习越来越糟,那孩子的心理支柱必然会倒塌,那条早已烙印在心的“条件反射”将使孩子痛苦不堪。当他们面对父母失望的表情时,往往要么更为绝望,自暴自弃,性格也变得敏感、脆弱、偏执、不堪一击, 认为是自己拖累了父母,害了父母;要么就认为都是父母害了他,因为从小到大,就是父母对他学习上的孤注一掷,导致了他在人生最美好的成长阶段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一方面是父母任劳任怨的殷殷期盼,一方面是自己无法实现“报恩”的最终目标。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孩子在这两方面构成的“矛盾”之中,一直远离了除学习之外的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良好的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比如独立性、自主性的体验与个人社交、待人处世、娱乐生活的训练和发展等等,一旦在学习上遇到重大挫折或因父母师长等某些特殊言行的刺激,很可能就会引发他们情绪的强烈波动,心理的严重挫伤,以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记得几年前,某报纸曾报道过“一个初中生用斧头砍死了总是死盯着他学习的母亲”的新闻,有些有识之士呼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以为对家长进行家教的培训才是当务之急,因为“问题”的关节点并不在这类孩子缺乏伦理道德,而是在于他们承受着家长太多太严的变了性质的“爱”。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披着美丽外衣的“精神折磨”,无论这类孩子最终是否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来,他们始终都是受害者、痛苦者,而这又是他们最亲最爱的家长施加于他们的,这真是让孩子痛不欲生的“矛盾”!
虽然并不是有这样处境的孩子都可能走到这一步,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但是,这些孩子处在或多或少的压抑难受中,有些还可能表现出“问题生”的状态来,这是肯定的。像丽丽这样的学生还算是幸运的,还可以把心事写成日记,以求烦恼的释放,要是有些学生把烦恼和矛盾憋在心里难以排遣,再加上父母的压力有增无减,很难说他们的冲动和暴力不会在某一时刻被某一事件所“点燃”而突然爆发出来。
孩子是学着长大的,特别是小学生,首先是从家长那里,如果家长成了压力, 那就得靠老师来解压,如果连老师都成了他们的压力,那孩子真的可能是腹背受敌孤援无助了。
如果孩子因“爱”生“恨”,那往往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的“爱”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