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坐车半夜到达武威,入住西凉大酒店(名字很有气势),就在火车站旁边,非常方便。今天的计划是从自然醒开始,然后去鸠摩罗什寺、雷台汉墓和天梯山石窟,晚上就坐火车到敦煌。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姑臧。现在是甘肃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城市,但历史地位是相当重要的。说几个比较出名的,一是西汉时河西四郡之一,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二是我们熟悉的马踏飞燕出土地;三是小时候学过的好几首《凉州词》。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往往有太多故事,然而我相关知识匮乏,也只能泛泛而论。
早餐由酒店送到房间,鸡蛋馒头包子咸菜粥,简单但顶饱,加上昨晚打包的包子,还挺丰富。饭后把行李收好寄在酒店前台,就打车开始一天行程了。
雷台汉墓
本来是要先去鸠摩罗什寺,但打车到达以后发现大门紧锁,于是直接去了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为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年)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闻名。现在的雷台汉墓是一个大公园,进门便是高高的马踏飞燕,然后广场上能看到6倍大小车马仪仗队,站在那看很有气势。当时天气是阴天,如果再多些西北常见的那种大块的云,营造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场景还挺合适。
雷台的设计,是在两个墓坑上的台上建了一个道观,因为整修,只开放了一号墓,二号墓和道观都没有开,门票也由45元调整为30元。买票进场,绕过一片柳树和牡丹(也许是芍药),就来到了一号墓。一号墓的结构比较传统,墓道下去,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后室则比较高,顶上有莲花藻井,只是几乎都看不清了。比较特别的是墓道上有一口井,据说这口井扔下去的钱会变大,说是“见钱眼开”或是“远大钱程”,凑过去一看,井底果然很多钱。似乎但凡有个能扔钱的地方都会有人要扔点,这里有这说法,积累不少也是情有可缘。
一号墓出来往左走就是没有开放的二号墓,但我们想要找的是解说里提到的古树。似乎听到有说顺时针逆时针的话,我猜想应该是一棵能让我们绕圈的大树,放眼望去只有几棵古箭杨树比较大,但好像年代不太对。出来问了售票的阿姨,很是热情地指示了我们,原来是在没开的雷台观里,是一棵槐树。阿姨还指示我们去了园内的凉州词博物馆,其实主要是通过古诗串起了一些历史。说到《凉州词》,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有“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典型的西域风。
三套车
雷台出来时间接近中午,我们搜了下附近美食,发现有家蔡记行面三套车不错,看似是本地特色,于是前去试试。进店看了看菜单,便点了个三套车,不是莫斯科郊外晚上喀秋莎的三套车,其实就是行面、卤肉和茯茶。行面是一种很北方的面食,泡面的是卤而不是汤,自然也不能喝,所以得配上茯茶。茯茶应该是枣和其他东西煮成,本地人喝的时候会自行加糖,但我感觉原味就挺好。卤肉是猪肉和猪耳朵,说实话挺咸的,但和行面一起吃很香。有意思的是菜单上还有一道“活捉小白菜”,看起来就鲜嫩欲滴,可是上来感觉应该不是活捉的吧。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是中国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进入内地时曾经驻锡过十七年的地方,有1600多年的历史。鸠摩罗什大师被世人公认的汉传佛教奠基人,是世界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和翻译家。由此可见,鸠摩罗什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景点,也确实是4A级景区。午饭后想去城门走走,路过又晃荡到门口看了看。寺院很新,透过大门的缝隙,能看到里面的罗什寺塔。只可惜怎么也照不出,门和塔总要糊一个,如果有开放,应该挺漂亮的。
在门口看完鸠摩罗什寺,继续走就到了城门,大门上的牌匾上写着“凉州”,虽然是新修的门,倒也是挺有气势。我们与刚才的出租车司机联系,让她到城门接我们去天梯山石窟。搞笑的是她和我说在有花的地方,城门下到处都是花,这和说我在的地方天上有朵云没什么差别了。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灯山村,由著名高僧昙曜开凿,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在学术界有着“石窟鼻祖”之称。
不过听起来这么厉害的地方,竟然只是个2A级景区,反差有点大。天梯山离市区开车大约要一小时,快到的时候一个急弯下山,便可看到湖、田野和远处雪山,风景不错。突然有个岔路,路口还挂了个牌子写着“八步沙六老汉”什么的,想说是什么奇怪的标语,师傅解释说是几个一辈子植树治沙的老人家,又觉得心生敬意。拐弯下坡到湖边,师傅说这就到天梯山石窟了。下车天气有些凉,还有些小雨,早上出门就是阴天,也就没有在意。
之前看图片这个石窟主要是有个湖边的大佛像,走了一小段看到大佛,原来是在湖边围起个高墙,把大佛保护了起来,因为佛像底部在修,不能到脚边,只能隔空看看了。佛像说是有30米高,从脸、脚等确实能看出很大,但感觉有点奇怪,脸有点方。了解了一下,这个石窟虽小,原也是有些内容,但是经过几次整修,坏的坏,迁的迁,保存好的都被甘肃省博物馆收了,还有的只能看看图片了。只是在图片馆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清晰的大佛旧照,但能肯定的是,原来的线条绝对不是这样生硬的,经过几百上千年风吹雨打的佛像表面也不会这样平滑,本来的样子估计只能从壁上斑驳的蓝色残迹中去想象了。
白塔寺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为解决西藏归顺问题,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条件,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白塔寺由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
但如果不是师傅不经意提到这个地方,并且搜了下发现是个4A级景区,可能我们根本不会去,也不会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这让人感觉颇为遗憾,尽管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传为佳话,但毕竟相当于是到国外,而正式纳入版图这一事件和发生地却不为人知。特别是现是有些势力没事就猖狂一下,我们只是表达抗议,连“自古以来”这样的话都不提了,也不知是我理解有偏差还是另有什么隐情,有些令人费解。不过园里挂了不少关于民族团结的标语,虽然有的看起来感觉怪怪的。
白塔寺景区其实还是建设得不错,十分宽敞开阔,广场中间萨班雕像金光闪闪,后面有新修的白塔和一片塔林,穿过塔林就来到了白塔寺遗址,其实也就是一些残垣断壁了,只是看起来原来的寺似乎很大。由于来晚了,凉州会谈纪念馆已经关门了,再次为这个地方无人知晓感到可惜。本以为是我们离这地理位置太远而闻所未闻,可从天梯山出来,提出要看白塔寺,师傅也是一百个不情愿,只能用金钱收买了她,可见这里确实不太被重视。
白塔寺回到市区,已经是七点多了,我们在万达转了几圈想要吃点舒服的东西,最后却发现必胜客是最人畜无害的。上一次点了有点吃不动的两人餐,这次的三人餐依然分量十足吃不下,这点来看还是挺良心的,有意思的是想要点牛肉和虾拼的披萨,却被告知可以牛肉拼虾但不是图上的牛肉和图上的虾,随缘吧,薄披萨我的爱,但这款还是比不上牛肉薄饼,还有就是我选的那款忘记名字的奇怪红色饮料实在是个败笔。
万达到火车站步行可达,凉州之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虽然要去的不少地方都没有开,但一天看下来也很充实。当晚买了通宵列车,第二天一早就能到敦煌。这是读书的时候经常干的事,省个住宿还能赶路,效率很高。我们买了三个中铺,都是晚上,也没什么风景可看,上车就准备睡了,不过西北的铁路开起来还是咔嚓咔嚓响得厉害,加上中途上车的人总要弄出一阵喧闹,也不能睡得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