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今年的关注点会在高考作文上。
但是不。
UC新闻、热点、微博铺天盖地而来,《一种美味》占了未清理通知栏里十个中的九个。
说句题外话,剩下那一个是话费余额不足的提醒。但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我隐隐预感到不妙,打开其中一个,“巩高峰”这个名词映入眼帘。嗯?不是冯巩?不是冯骥才?但是巩高峰这名字好眼熟啊。
鉴于今年阅读理解的作者健在,并且发微博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有幸见证了曾经那个“作者看了高考卷子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意思”的段子发生在现实,于是屁颠屁颠上微博搜索。
“我本来是来搞笑的,谁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啊。”
语文高考结束后,有人@巩高峰“这鱼为什么会发出诡异的光啊”
原作者是这样回答的:“我本来是来搞笑的,谁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啊。”
点击他的微博,19点时15万粉丝,一个小时后涨到了17万。翻开每一条微博,只要 是没有设置限制评论的,一定被“诡异的光”和“草鱼”“鱼汤”等字眼和相关段子占领。哦吼。
excuse me?很好,当年知彩里的巩会计一跃成了网红,29万浙江考生将其推上热点。全民娱乐发挥在高考余热中,也不禁令人思考:高考考的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在考作者的意愿,学生的答案不是要靠近作者想要表达的,哪怕那只是在搞笑。正相反,出题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选题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谓语动词都大有深意,每一个伏笔都是他们赋予的意思。
不是作者在想什么,而是出题老师是怎么理解的。——致巩高峰事件
随便想到的一些,我去睡觉了。
不过讲道理噢,当高考考题每一项都朝“正确”而不是作者意愿靠拢,那么我们是不是摸清了一点点出题套路?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