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伊斯特伍德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萨利机长》获得好评。该电影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真实事件拍摄,讲述了萨利机长驾驶A320飞机由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不久,因撞击鸟群导致双发空中停车,最后成功迫降哈德逊河且全员生还的英雄壮举。
但是我并不希望看到更多类似萨利机长的英雄,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飞行员和乘客面临生命危险。在电影中,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的官员在听证会现场说到的,在给定的情景下和反应时间内,只有经验丰富从容不迫的萨利机长存在,整个方程才成立。假设换一个机长,假设迫降过程中方向没有控制好,可能后果就没那么令人乐观。
如何才能减少萨利机长面临的类似危险情形,如何能够使得飞机不受鸟群影响呢?
我们来看看一些现实的数据:
该A320配装的CFM56涡轮风扇发动机,经过适航认证,在接近全速时可承受用空气炮发射一只四磅重的鸟,而调查显示至少有四只黑雁撞击了发动机,每只黑雁至少有十磅重。
飞机起飞的拉瓜迪亚机场附近常年栖居雁群,2002年到2004年间就发生8起黑雁撞击事故。
鸟撞危险是国际航空界普遍遇到的问题,过去20年大约有201架各类飞行器因为鸟击事件所摧毁。
为了减少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鸟击事件,保证飞机鸟击后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航空界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将鸟击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首先,根本不让飞机和鸟碰到
新建的机场不建设在鸟类的迁徙路和栖息地的地点,以减少飞机遭遇鸟群的几率。
在机场运行过程中配备各种鸟害防范对策,比如生态防治对策(破坏鸟类的适宜生境、控制食物链、种绿引鸟),物理防治对策(煤气炮驱鸟,鸣枪驱鸟,激光驱鸟,布网捕鸟,在机场低洼积水处添加驱鸟剂,采用驱鸟王设备播放鸟类天敌的声音),以及系统性防治对策(雷达探测鸟情,飞行员管制员和鸟害防治部门的报告鸟情)。
其次,飞机的防鸟撞风险设计
在尾翼内设置三角形的蒙皮,受到撞击后,蒙皮变形成刀片一样的利器,将冲击物飞开,从而分散冲击产生的动能,保证机身完好(来者西工大李教授);
发动机设计成能够承受一定质量和速度的鸟撞击后正常运行;
风挡设计成能够承受一定的鸟撞而不破裂;
正/副驾驶遭受鸟撞后设置鸟撞传感器以实行权限转换,保证继续安全操作;
鸟撞区内的关键部件强度足够,能经受一定的鸟撞而正常使用。
最后,撞击后的应急程序
飞机遭受鸟撞后可能造成部分系统故障,此时系统部件故障后的应急程序,使得飞行员可以按照操作程序从容不迫地开展操作,保证飞机能够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
发动机遭受鸟撞后造成故障的概率极高,此时就可以根据发动机故障的情况,采取单发失效和双发失效的应急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安全飞行和着陆。
不让飞机和鸟接触,飞机鸟撞风险最小化设计,撞击后的应急处置程序,这些都能够降低萨利机长和乘客面临的风险。萨利机长的英雄之举创造了奇迹,只希望这样的奇迹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