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老师教一日三省吾身。我当时所能理解的是:我们每天都要有一个反思自己的时间,通过自省,不断正视缺陷,从而提醒自己能做的更好。
为了体验类似圣人的感觉,我高中曾跃跃欲试,虽说做不到早上,中午,晚上都来反省,但睡前自省应该办得到。
坚持不到三天,我失败了。
不是看完电视睡觉了,就是写完习题睡觉了。我只能沮丧地承认:自己没有圣人那样的好记性!
类似的名言警句,是能朗朗上口,但都脑中过,从未心中留。
就像一句网络段子所说: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一)
近观乐嘉<<本色>>,合上书的那一刻,突然联想到这句话,又看看书中那酣畅淋漓地自剖,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现在世面上有很多教人看人的书籍:什么《观人术》,《别对我撒谎》等等,又是曾国藩教你看人,又是FBI教你读微表情,从书店中陈列了大量这类书籍就可以看出,世人大都想通过一种快捷的方法或者独特的技巧,从他人的形象,行为,言语,表情等等去了解人性,从而掌控人际关系,在世间如鱼得水。
我也曾经阅览过这类型的书籍,但是无论我看多少这样的书籍,我还是无法看懂别人,也不觉得自己对人性有所了解。
某一天,我走在科学城空旷的大街上时,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是否是对人性的了解?
算吧,无论如何,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呀。
那我,那我对自己了解吗?我接着问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何时有过阴暗的想法?我何时被欲望牵着走,而放弃过自己的原则?我何时做了自己鄙视过的事?我何时又自欺欺人了?
答案让人失望:啊,我不知道。
我忘了。
记忆之海宽广而无垠,意识的风平浪静下,是无数不愿正视的欲望在潜意识的海洋如漩涡般疯狂地旋转着,我们总想了解人性,却很少有人敢跳下自我的海洋,去看看下面的狂浪。
更别说把所见展现给大众。
乐嘉却在书中说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欲望缺陷,自己对修禅的理解。他说了很多,但我只理解到一点,或者说这一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对人性的理解不是来自对他人的解读,而是勇于对自己鲜血淋漓地自剖。
明明今天嫉妒别人了,就不要酸酸地掩盖,明明今天逃避责任了,就不要认为情有可原,明明传播了负能量,就不要心安理得。但这里,最可怕的不是找借口,而是觉得正常,然后遗忘。
其实这些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在自己很饿的时候想分一块最大的蛋糕,人性,就是面对巨额遗产时,想独自拥有,就是客车临开,就想要插队买票,就是对身边和自己在一个层次却过的比自己越来越好的人的嫉妒与酸楚.......虽然它有时候无私贡献,伟大勇敢,但很多时间也愚昧疯狂,自私自利……
(三)
读本色,学会常自剖,所能了解到的人性并不是泛泛而谈的人性。
假设一个场景:一个同学,刚毕业半年,可能可以拿到1W的工资,平台好,也找了个很好的男友。这时候我肯定会羡慕嫉妒,未免不会阴暗的想:看你能长久多久。
这种酸葡萄心理如果细细分解,无非就是对现状不满的自我安慰。假设这位同学过了不久真的没了工作,或者和男友分了,一开始的想法肯定是暗喜一下,继而安慰,继而又真心为她伤心。
这种伤心绝对是真的,因为她已经没有了让自己自行惭愧的资本,站在了同一个层次,平等了,作为朋友当然会为她失去的美好而伤心啦。
是不是很阴暗,哈,越自剖越无法进行下去,那刀挖的自我鲜血四溅,臭不可闻,但你可以认识到自己,也可以认识到这个场景下某些人。
某一天,我得到了一份1w工资的工作,有一个很棒的男友,当朋友问起来,如果没有进行过这种自剖与反思,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实话实说:现在工资1W,现在男友多好多好的条件。然后美滋滋享受大家羡慕的眼光。
若我曾自剖,我会多做点事:我会说,我能得到今天的美好,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逼,或机遇,或贵人的相助,我愿意把这样的方法和资源与你们分享。
如果确实无法帮助大家都好,就不要实话实说,除非自己已经准备好接受这样的“恶意”,或者故意刺激朋友奋进。
以上例子只是自剖的举例。
这是我看完本色后,对一日三省吾身的另一种理解和解读。
所以,正视并记录七情六欲让我渐渐能够明白:生而为人,七情六欲,人皆有之。苦闷忧思,如是。愤懑嫉恨,如是。欢欣快舞,亦如是。
忌不自剖,却剖他人,忌只照他人,忘自照。
三省吾身,三只是个表示很多的词,它的意思是常常。
省吾身,就是以己度人,认识自己。
三省吾身,这个流传千年的儒家名言是用四个字概括了乐嘉《本色》:
最能认清楚自己的人,才能认清楚人性。
如果你喜欢或拍砖我的文字,欢迎与听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