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和於先生齐心协力陪娃。我们造过“恐龙园”,开过小汽车,学过蛤蟆跳,玩过“病人打针”…游戏三巡过后,爹妈纷纷败下阵来,心力交瘁。
关灯半个多小时了,我大气不敢喘地装睡,偷眼瞄了一下躺在中间的儿子,他正举着两个爪,在黑暗中变换各种“造型”,偶尔口中还念念有词。我的火腾的一下窜上脑门,真想冲他大吼一顿,半夜三更不睡觉,你想憋死老娘!作为一名有素养的老母亲,我深知发火只会令自己更添堵,唯一的方式就是忍忍忍。
时间嘀嗒流逝,夜越走越深,老公唱起了“睡之歌”,我在昏昏欲睡中心焦着今晚的日更文章,仍然毫无头绪。才以为小主睡熟了,我刚要起身,他一个前滚翻,头放爸爸枕上,脚顺势搭到我身上,用力的揉着小鼻子,我又乖乖地在原地趴了半小时…
疫情期间,高密度地陪娃玩,我的能量多次欠压,已经感到黔驴技穷了。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玩,不敢玩,不能够允许自己好好地玩!尤其是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更是考验老母亲的游戏力和耐力。
感谢上苍赐予的长假,你珍惜了吗?每天你足够充实,会享受生活吗?与孩子的交往中,你手中游戏的“锦囊妙计”还够吗?不知道有多少成年人会感慨自己的无趣,如果不依靠不断地忙碌(工作)来麻痹自己,或者依靠外界的诱惑、刺激来逃避自我,每天,你还能让自己神清气爽、身心愉悦吗?
玩本是我们的天性,是谁泯灭了我们的天性、才能和创造力?!
深刻地感受到:会玩是一种大智慧,会玩的人绝对具备良好又强大的心态!游戏令我们充满趣味、好奇心、创造力和无限可能。
《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讲到游戏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其中一个故事令我记忆犹新,说:大约3000年前,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出现了大饥荒。在情况无法好转的情况下,人们发明了一个补救方法:他们用一天专心致志地玩游戏,这样可以忘记吃饭。接下来一天他们吃饭。依靠这个做法,他们熬了18年。期间发明了骰子、抓子儿、球以及其他各种常见游戏。
游戏不单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意义,一个成年人同样需要游戏的心态和思维。游戏不仅能让我们开心、变得有趣、提升自身的幸福感,还能创造更满意的工作等等。
具备良好游戏心态的人不难理解,所谓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娃子们就是通过这种投入性的玩耍,不断获得身体和心智的巨大发展。
有孩子的家长更容易理解,娃这种生物,本身就是一个逆天的存在。超长待机,充电快,耗电少,待机长,而且他们的表现完全不按照育儿书上的套路走,从来不会主动做个安安静静的乖宝宝。让孩子“乖”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们一起撒欢,一起疯狂,一起投入地玩。
游戏让我们不好玩的生活,变得好玩起来了。如果人类没有玩耍,没有游戏,可想而知后果将是怎样。
玩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无知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玩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谈玩色变,无形中打造让我们羞于好好玩耍的信念。但凡经过一番思考,都能理解游戏带给我们每个人及世界的重要意义和无穷魅力。
可是,就有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做着本末倒置的工作。 他们期待孩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很多幼儿,过早地背诵和识字等,进行大量机械学习。本来生龙活虎的孩子,越来越蔫了,生活优渥,却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我们一边剪掉孩子游戏的智慧羽翼,一边又嫌弃孩子缺乏灵性和勇气。
一个不被允许好好玩耍的孩子,成长是痛苦的。一个不再会玩的孩子,生命力是微弱的,生命状态是低下的。
我们都清楚孩子如金子般宝贵的童年是有限的,他们错过了该玩的年纪,长大了很可能就不会玩了,如现在呆板无趣的我们。
让人伤心的是,很多家长们长大了,却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废掉你的孩子,不妨从控制孩子“游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