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到村边,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人人笑开颜。
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白云去作伴。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永把我陪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永把我陪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
每当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看到天空伴着花香随风摇曳的风筝,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这首幼时耳熟能详的歌谣。
即使是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也丝毫不会影响农村小伙伴儿那份追逐快乐的心情。
尤其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甩掉厚厚的棉衣,在田野和山岗上肆意的撒欢儿,哪怕视野中的那份绿色还有些差强人意。
那时候,成品的风筝对于农村的小孩儿来说,绝对属于奢侈品,即使是富裕人家有点儿余钱,恐怕也找不到购买的途径。
因此,当时几乎所有的风筝都是自己手工扎制,从最简单的甩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到复杂一点的蝴蝶,再到充满着国学时尚的八卦风筝,等等,不一而足。
记得做的第一个当时看来比较高端时尚的蝴蝶风筝还是爷爷手把手教的。
将粗粗的竹竿劈成竹条,打磨,然后剪裁成合适的长度,用凉水浸湿后,在蜡烛的火焰上慢慢烘烤成需要的弧度。
骨架成型后,还要吊线调整平衡,逐步细化打磨,难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轮胎定位。
骨架完成后,附上坚韧的“毛胎纸”(类似宣纸,但是比平常的宣纸要厚实很多),再绘上喜欢的图案,整个儿就是一个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
放风筝,也是一门技术活儿,选合适的地点,测风向,放线,有时候还需要助跑几步,直到风筝够着顶风稳定下来。
所以,十分佩服那首《又是一年三月三》的词作者,没有生活经历,绝对写不出那么生动形象的歌词。
如今,爷爷早已作古,我也有了儿子。
春天时分,我也会与儿子一起亲手制作风筝,按照当时爷爷教的那样。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辈一辈人的繁衍,同时也是家族文化的一种传承,里面还铭刻着一份永不磨灭的感恩与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