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6篇,字数1344,共累计8107字。
2020年除夕,一家人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观看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午夜12点钟声响起,我走到阳台,在已经摆放好酒菜的桌子前祭神,妻子去厨房下水饺。
每每这时,老父亲过年拜神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
年三十下午六点,父亲就把桌子摆放在堂屋门前,晚上九点,再把枣山和酒菜摆放在桌子上。桌面中央是一个香炉,香炉前方放置三个酒盅,三双筷子。祭拜前先洗手、洗脸,然后点燃三根香,面向北方作揖,拿起筷子依次挑出一点饭菜放到地上。
酒杯倒满酒,分三次敬酒。娘把热气腾腾的第一碗水饺端给父亲,放到桌上供神仙们享用,最后磕三个头,敬神仪式才算完成。
我最期望的是父亲赶快祭拜完,用长长的竹竿挑起长鞭炮,父亲用火柴点燃鞭信,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在燃放鞭炮的同时,父亲还要再点燃三个大粗爆竹,驱鬼辟邪 ,迎接新年的到来。
老家的传统到我代已经丢了一大半,往后孩子们有可能忘得更多。
当时姐姐最喜欢的事就是正月初一穿上新衣服,有时我还得穿哥哥半新的衣服改制的,家里新衣服先给大孩子穿。
我倒也不在意,最期盼能够拿着父亲给的三五毛钱,到集市上买几盘小豆炸(药量很少的鞭炮),拿回来放到自己的一个小木盒里。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和小伙伴在大街上、田野里燃放豆炸。有时也买摔鞭,向地上一扔,鞭炮就爆炸了。
正月初一小孩们须给大人拜年,对孩子来说,这也是很有诱惑力的事情。一帮小伙伴给每家每户大人磕头,他们会拿出熟花生和糖块给我们。小伙伴们互相攀比,看看谁口袋里的糖块最多。有时运气好,富裕些的人家会给每人一毛钱,多半是自己父母的朋友或邻居。
正月初一的主要任务就是祭奠祖宗。同性的人家合伙找一座闲宅暂时当做祠堂。房屋正中央挂着大幅画像,下方大桌上摆满牌位和糖果,每家都送一碗菜和枣山馒头放到祠堂的供桌上。
一天三顿水饺,每家必须派人把热乎乎的饺子端到祠堂。先用水饺祭奠祖宗,磕完头后再端到下一家祠堂。
下午人们早早吃完饭,扶老携幼到祖坟林地,男孩们一字排开,每人手拿一根长竹竿,大人们给孩子们挂好鞭炮,等祭祖的纸钱烧完,就开始点燃鞭炮。有些大人专门燃放粗爆竹。爆竹爆炸后都闪着白光,整个村落都笼罩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里。
大人们最担心的是小孩子们抢夺未爆炸的鞭炮,每年都有孩子被炸伤手。
有时候人们不买鞭炮,集中购买花鞭燃放。在祖坟宽阔的地上,有两个大人专门负责,四周挤满人群。场地中央,一个人把花鞭一圈圈绑在腰上,另一个人点燃鞭炮,然后跟在这个人后面,主要任务是负责理顺落到地上的鞭炮。前面的人依次把花鞭放在地上,后面的人辅助着。花鞭点燃后自动立在地上,开始冒出火花,最后爆炸,也有的象煤油灯一样先燃烧,再爆炸。
最令人害怕的是火老鼠鞭。燃放者提前把袖口和裤脚扎紧,把点燃的火老鼠从腰间依次放到地上,火老鼠从屁股处冒出火花,然后从地上斜飞向空中。
燃放者沿着场地不停地转圈,火老鼠四散飞出,有的飞向远方,有的飞向人群,还有的钻进观花人的怀里。这种花鞭不爆炸,最严重后果是把人们的衣服烧个洞。
过了初一,就是我们孩子忙活的时候。把捡来的没有爆炸的鞭炮进行加工,把后面的封泥扣出,将里面的火药倒出来,放到一个小瓷瓶里。
那时候最羡慕有的孩子拿着自制火枪,枪管用自行车链条制作,用铁丝做好撞针,用弹弓拉线固定在枪身上。
火枪管里装上从鞭炮里扣出的火药,扣动扳机,撞针冲击火药,火枪开火发出响声。我没有火枪,只好用一个木块,钻上细眼,把火药装在孔里,把磨去尖头的钉子放在木孔里,拿石块敲砸铁钉,火药也会爆炸。
那时候多数人家都很穷,可是我们的童年也很快乐。现在假期的孩子们多数沉迷于电脑或手机游戏中,反而对身体和精神健康伤害更大。
作者:张苏洋,笔名白杨67。1967年2月生,山东省莒县人。现从事煤炭行业技术管理工作,曾在《山东煤炭科技》、《山西煤炭》杂志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