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实在是太满了,似乎每个角落都放有物品。打开柜子,橱子,里面的东西简直要向着你奔涌而来。
这么多东西,是富有的感觉吗?不,我只觉得心里堵。
美学上讲究留白,哲学家说大道至简。那么一个家,也应该是清清爽爽,温馨宜人的。
我决定把那些不重要的,不怎么用的东西清理出去,开始断舍离。
先从鞋橱开始吧。首当其冲的,看到老公那双鞋,记的是花36元网购来的。当时他刚学网购,兴致正高,某天兴奋地告诉我在网上看到一双运动鞋,又便宜又好看。我看了看图片,确实挺好看。但是出于多年购物的经验,便宜没好货,我严重怀疑鞋子的质量。但是老公急于享受网购的成就感,根本听不进我的话,很快就下单了。
收到鞋后,老公试了试,说挺舒服。我心想,看来是我看走眼了,舒服那就穿吧。
结果还没到第二天,老公把鞋子脱下不穿了。我问怎么了,他说一是穿这鞋在地砖上打滑,光想摔倒。二是特别捂脚,穿半天就受不了了。
然后这双鞋就放鞋橱里再也没动过。中间有次我说把它扔了,老公说好好的鞋扔了干什么,等回老家时带回去下地穿吧。
然后,没有然后了。这双鞋安静地躺在那里,一年多了。虽然它看起来很新,但是物品,最终要看使用价值。没人穿它,它的价值就为零了。
但是,没经过老公同意,私自把鞋扔了,他会不会生气呢?为此我踌躇了好一会儿,看来扔东西也不容易啊。可是不扔也没人穿,还占地方。
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我决定不告诉老公了,把这双鞋丢出去。
书橱里的书,已经满的不能再满。我看了看,有好多旧书和《读者》。新买的书还看不完,这些旧书多半也没有再看的机会了。把这些卖给旧书店吧。但是,当着手打包时,心里突然涌起来一阵不舍。
毕竟都是我喜欢的书,曾经陪伴我度过许多寂寥的时光,给了我许多滋养。某种意义上,就象相知多年的老友。人与人相处久了有感情,其实人与物也是如此。每一本书上都有自己亲笔勾画的痕迹,有一字一句写的笔记和心得。每一个字都是过去时光的一段见证,把他们丢掉,就象割舍了那段时光。这种恋恋不舍的感觉,让我几度拿起又放下。
于是我问自己,这些书你还看吗?
有个声音回答:不看了。
既然不看了,那留着他们有什么意义呢?
我思索良久,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用,就是免除自己一些不愿意分离的感觉。
其实,好多人,尚且走着走着就散了。那这些没有生命的书,又有什么舍不得离散的呢?
断舍离或许就是断的心里的这份感觉吧。
想到这,我下了决心。把这些书打包起来,送到旧书店去。
收拾半天,家里清爽了很多。
打开手机看几眼微信,发现微信消息实在是多啊。尤其是群消息,一会儿不看大几百条就出来了。
得了,既然断舍离,把微信消息也删一删吧。
删消息也不容易。
有些老师给我的留言,对我启发很大的,尽管时间很久了,也还保留着,舍不得删。有些是工作上来往的信息,出于保存资料的考虑,也不能删。
尤其是学心理的两个群。因为群里有直播课的链接,我想以后再听一听直播课,所以一直保留着。
今天突然想起,把其他消息删了,只保留直播课的链接,这样也能省好多手机空间。于是我开始删消息。不知道删了多少条,只知道用多选的方法,手不停地选中,我就删了一个多小时。
好不容易看到了直播课的链接,记的原来进这个链接是可以听课的,现在能不能呢?我点进去一看,显示直播已结束,看不了了。
天哪,早知道直播课看不了,那我直接删除群消息,一下就搞定了,还至于浪费这么多时间吗?
同时我也想到,保留这么多群消息,其实是自己的囤积欲在作怪。假如想保留直播课链接,完全可以把链接收藏起来,为什么非得用保留群消息的方式来留存呢?
所以说,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很多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断舍离,断的就是那些理不清的心理需求,用行动做一个舍弃和了断。
家里和手机都做了断舍离,家里的物理空间和手机空间都清爽了许多。这个过程虽然有不舍,但是更多地是放下舍弃后的释然。
我想,等有机会,把心里的欲望也做个断舍离。人生太有限,把那些不切实际的,虚无缥缈的幻想也做个断舍离吧。
现在能做的,马上去做。够不着的事情,想都不要想。把空想断舍离,行动跟上来,我们整个人生也会有个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