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八篇“秦伯篇”,本篇记录了对尧、舜、禹的直面赞美。
在上文品读了“大哉尧之为君也 ”,孔子分别夸赞了尧、舜、禹三位夏朝国君。
先是对禹、舜在人格上表达了崇高的称赞,说他们真是太伟大了,他们拥有了天下,又如同没有天下一样。
舜、禹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虽然贵为帝王而不为拥有高贵的地位为乐,更不利用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奢华享乐。
所以孔子认为舜、禹大公无私,是真正值得称赞为“仁德”的人。
后面又对“尧帝”表达个更高于舜、禹的称赞,把“尧帝”比作天地,古人都认为天地是最大的,把世间万物都包容在里面了。
而只有“尧”,可以用天地来比喻他,“尧”的德行高大又宽广,好到没法形容了。
孔子认为“尧”的伟大,大得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可见孔子对“尧、舜、禹”他们都有如此深的崇拜。
继续下章,孔子单独谈“舜”的功德。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拥有了五位贤臣,就治理好了天下。
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贤臣。”
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人才最盛。
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有一位还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
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这段应该是孔子在和他人讨论人才。
说是“舜”手下有五个能干的才子,就把天下治理好了。
而周武王也说手下有十个能干的才子。
孔子先是说了以上两个案例,然后感叹到人才难得,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从尧、舜至周武王时期是人才最旺盛的时候,是最多的时候。
然而周武王不过也才十人,还有一个是女人,实际才九人。
周武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可他照样帅各国诸侯服侍纣王,就是照样俯首称臣。
孔子说周朝的德行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极致了。
孔子夸完了“尧、舜、禹”,后又夸周武王,这都是孔子最为认可的古代贤君。
孔子好古,特别喜欢古代,所以对尧舜禹,周武王这些都给了特别高的称赞。
但古人的德行智慧就真的到了极致了吗?
肯定不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越来越丰富,后面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只能把孔子的话理解为感慨了,是他对古人的一种尊重。
谈完了舜,孔子又谈到了禹。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间(jiàn):这里是非议的意思。菲:指菲薄,不丰厚。
黻(fú)冕:黻,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孔子说:“禹啊,我对他无可挑剔。他自己粗茶淡饭,而祭品却很丰盛;自己衣服朴素,而祭服却很华美美;自己宫殿简陋,却尽力兴修水利。禹呀,真的无可挑剔。”
孔子认为自己对禹的修养是挑不出缺点了,他自己吃的东西非常简单简陋,但是他去祭祀的时候,却给鬼神非常好的祭品,非常重视祭祀。
孔子自己也很重视祭祀,但孔子并不承认鬼神有没有,人们都没见过,但是不管有没有都要表示尊重。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充满了想象力,而就是因为这种想象力,人们就有了信仰,信仰又增长了祭祀礼仪,礼仪可以让人团结在一起。
鬼神虽然是假的,但是它非常有作用,可以让人类团结起来,以假修真,这是孔子非常重视祭祀的原因。
通过祭祀可以让人们形成统一的认知,形成统一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建立同样的文明,才能够具有号召力,这就是华夏文明之所以能成为文明的原因,因为大家相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所以孔子夸赞禹有大公无私的仁德之心,宁愿自己吃得简单,穿得简单,住得简单,对待祭祀却不能简单,对百姓就更加感慨。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