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对力量,或者叫动力,非常着迷。当我们在看到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太多的问题,太多的线索,往往很难理出头绪,即使理出头绪,找出办法,也很难落实。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什么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我自己体会是力量,一个强大的力量可以驱使人们去找到适用的办法,可以使人们去落实这些办法。然而,力量从哪里来?如何去得到这些力量?这是人们不断追寻的永恒的话题。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就在讨论这个主题。
回到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我们讨论motivation,讨论了内因驱动和外因驱动。在Daniel Pink畅销书驱动力中,也谈到自主、专精和目的(Autonomy, Mastery, and Purpose)。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内因驱动,如何做到自主、专精和目的?
自主、专精和目的,使我想起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是一个80后的女孩子。曾经在一些很知名的企业里做过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很丰富。现在出来做独立的咨询工作,对工作非常投入,也很享受和客户一起工作。工作之余,总在不停的学习,一起吃饭聊天,听到一些新的理论、方法、见解和好的书籍都要仔细询问、记录,即时在网上搜索信息、进行确认或进一步讨论。事后在朋友圈里也能看到她在继续跟踪学习、思考。遇到国内比较好的培训、研讨会,都会尽量安排时间自费去参加、学习,和朋友们交流。她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内因,自主、专精和目的。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时髦的话说是自由职业,传统的话说是手艺人,靠手艺吃饭。高晓松很喜欢说靠手艺吃饭,点评的时候也经常说手艺不错。这点出来了手艺人最本质的特点,靠手艺吃饭。大家都懂,客户明白,手工艺人也明白。所以,他们终其一生都在研磨手艺,他们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替人打工,但是他们是有独立性,手艺好的人可以有更大的话语权,最好的手艺人打磨手艺不只是为了谋生,也因为他们深深的沉浸在工作中。传统的工艺,紫砂壶、瓷器、家具,都产生了无数的手艺人。
当今社会的手艺人是什么人呢?歌手,音乐人,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某某设计师之类的。他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学习、提高手艺,时装模特可以设计服装,偶像歌手可以制作音乐,服装设计师可以引导潮流,自己制作,理发店里的小工也可以逐渐开始剪发,造型,开店。当看到赵薇,徐峥,邓超,徐静蕾都从青春少女变成票房过亿的导演时,心中是何种感想?人家在不断提高手艺,我们在不断的娱乐?在798看到各种工作室时,也涌起了复杂的感想,一件件作品记录了艺术家成长的历程,手艺的不断精进,各种风格的不停尝试,作品记录了人生。如果用作品来记录我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呢?能拿出什么样的程序,文档,邮件?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工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工人是随着机器化大生产而来的工作岗位,工人们在工厂里根据生产线组织起来,在不同的工序上完成相应的工作。他们离开工厂不能独立经营,技能相对单一,工作是被动安排的,如果工厂不提供机会,很难自主的提高技能。工人的保障很多时候不是由手艺保障的,是由工厂工人这个身份提供的,当工人失去了职工身份的时候,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他们很难靠一定的手艺、技术谋生,往往需要依靠体力、关系、资金、经营等其它方面的资源和能力。
手艺人更多是内因驱动,自主、专精和目的。工人则不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更多指的一种意识,不是一个职业身份,只不过某些行业会更多的具有手艺人的意识,而某些行业更多具有工人的意识。身为手艺行业的人,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靠手艺吃饭,则往往沦为吃青春饭,或者长期处于打杂跑龙套的。生产行业,如果致力于精益求精,车工、电工、焊工等工种也可以成为一门手艺。
那么计算机工程师是手艺人还是工人呢?
计算机工程师是作为手艺人出现的,早先大师们的作品是《the art of programming》,计算机设计是一门艺术,然后开发规模逐渐扩大,带来了软件危机,开始出现software engineering,计算机行业开始努力向工程学习。大型的软件产品越来越多,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系统,经常需要成百上千人进行协同工作,工种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技能越来越单一。软件开发部门越来越像软件工厂,思考、设计工作集中到少数人身上,大部分从事代码生产测试的工作,技术含量下降,劳动强度上升,失去全局意识,于是乎,码农登场了。
码农可以是自嘲,也可以是真实的状态。真实的码农,接近于工人的状态,靠身份保障,所幸的是码农的企业往往优于工人的企业,然而,当失去这种身份的时候,面临的挑战也是一样的,或者更巨大。
企业为什么需要码农?
作为码农的程序员要比手艺人程序员成本低,而且容易招聘,供应量大。对于劳动密集型开发企业,需要大量的码农来承担代码生产任务。
但是,事情正在起变化!
随着各种软件技术的进步,各种开发工具、库、平台的不断完善,软件的开发效率越来越高,同样的服务或者产品只需要越来越少的开发人员,程序员可以独立完成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功能,新兴企业不断的冲击着已有的市场格局。然而劳动密集型的软件企业还在竭力维护、演进遗留的大量产品,不能最大程度的采用先进的技术,更致命的是无法吸引到足够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做出明智的决断,还在继续进行软件工厂式的开发。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最近行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足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了。潮流是什么?潮流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软件的先进生产力,就是赋能给个人和小团队,使他们能更快、很好的完成客户的需求,能解决个人、社会遇到的挑战。企业需要顺应潮流,个人也需要顺应这个潮流。
软件工程师终究是个手艺人
为什么要做个程序员呢?除了谋生,程序员能得到什么呢?程序员这个职业从诞生起,就有着鲜明的特点,他可以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使用,改进全部由一个人完成,这在众多行业中是非常特殊的,他很合适单兵作战,小团队作战。不需要太多特殊设备,很多时候有台电脑就可以,他可以实现人类的思维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程序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验造物主的感觉。即便在软件工厂中做特定的工作,程序员依然有足够的资源的机会去磨练手艺,他需要的是一个定位。
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很多工程师把自己作为一个手艺人,他们不关心管理岗位、管理能力,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手艺,有了手艺可以在公司里有更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会有一个公允的定价。
你是手艺人还是工人?
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