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一本书要多长时间?一天?两天?三天?还是一个星期?
前段时间,美军从阿富汗撤兵,我想写一篇关于阿富汗国家历史的文章,花了半天时间从网上下载了厚厚一本《帝国的坟场》,然后啃了一下午,结果我只读完了短短一章。
就这样,我读完一本书,花了超过一星期,热度过去以后,我的文章就算写出来,也没人看了。
那么为什么,读一本书占用我们这么多时间?
你有没有每次阅读的时候,都发现读完一本书需要的时间太长,接收信息的太低?
你有没有每次发现自己看了下一章,忘了上一章?
你有没有看着看着就觉得发困,思维短路?
当你想要运用书中知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力不从心?
当你将这一切都归咎于书籍太艰深,太难懂的时候。
实际上,这恰恰说明我们从某种程度上,还不算真的“会读书”。
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
1:
为什么我们总是读不进去书?
因为贪心。
想象一下,在你上学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的你,可以在考试前一个星期,就能迅速读完一整本厚重的教材。
可当你毕业后,业余时间读书,两个小时能读一章就不错了。
原因就在于,考试前,你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
不读就会挂科,不找重点就会失去分数,这些都是你的动力。
可当我读《帝国坟场》的时候,因为没接触过历史类的书籍,我不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所以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甚至试图去背下事件发生的年份。
我太贪心,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人的大脑只会记住和你目的相关的信息,当你有目的去做一件事时,你才会投入注意力,这是前提。
就拿我为了写稿子而去读书的例子来说,《帝国坟场》是一本大部头著作,内容详实,史料丰富,如果我想成为研究阿富汗的专家,读完,记住,我可以写出十篇论文。
但如果我只是想写出一篇简单的科普文,读其中的某一章节,甚至读一两个事件就足够了。
首先,一定要给自己的阅读设立一个目标,通过这个目标,来决定你应该怎么阅读一本书。
我们都知道阅读需要心静、细读。
但是当你的目标只需要摘录重点的时候,请你抛弃这个规则。
用规则去对比目标,这样才能更高效。
2:先大致阅读,再详细阅读。
阅读是一门孤独而又颓丧的手艺。
如果你一上来就细致地逐字逐句地读书,那你必然受挫。
一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了解一本书的情况下,将一本书看完。
请你首先阅读书的简介,翻阅书的目录,看书开篇的推荐文章,最后翻到末尾的附录。
看简介是为了让你明白这本书说了什么。
推荐语可以让你看到别人读书后的感受。
目录让你发现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在何处,特殊信息在哪里。
附录是一些额外信息,也许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更多对你有用的东西。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是重点。
阅读要分阶段,粗略的看目录等信息,可以大致了解一本书,知道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之后你可以选择速度,用最快的时间将一本书读完,切记,切记,切记,一定要不要这个过程中停下,要一气呵成。
之后,你可以选择对你目标最有用的段落进行分析和归纳,花主要事件在重点上面。
3:持续不断地复习阅读的内容。
人的大脑有惰性,一个人的注意力顶多维持一个半小时,之后就会走神。
而你在这一个半小时内阅读的内容,也不能完全保证成为你能掌握的知识。
刚读完一本书,你的脑海里肯定是有一个整体框架的,这时候做一个大纲或者思维导图,是非常有用的。
《帝国坟场》思维导图
这里的形式不限于思维导图,还可以自己手写大纲、读后感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让知识变成你的肌肉记忆,而不只是成为你脑子里的过客。
而当你回过头复习的时候,也可以仅仅拿出自己写的思维导图来看,而不是重新从繁杂的书本内容中去寻找。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甚至好像是你亲笔写的一样。
总结一下: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读书,这里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
一遍遍
一遍遍
一遍遍
一遍遍
去死磕!!
哈哈,开个玩笑,我是肖恩,每天分享一个成长的小干货,知识不应当被束之高阁,它应该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我是肖恩,我希望你有钱又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