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一个“禀赋效应”的概念,就是说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比如,你对你自己孩子的评价总是高过客观事实。
心理学家们也发现:人有强烈的自我证实的倾向。什么是自我证实的倾向呢?就是当你形成了一个观点或判断之后,你会不自觉地去证实自己的这种观点或判断。你会更倾向于看那些支持你观点的文章、收集支持你的判断的数据,而在潜意识里无视那些跟你观点和判断不吻合的证据。比如,你相信星座学,你便会找到各种证据来证实其中的观点。
不同的是, “禀赋效应”是对物品,“自我证实”是对观念,但二者都是一种认知边界的局限,对自己所拥有东西的执念。
因为年前参加了几个项目的SM,为了便于投资人与项目方的沟通,建立了微信群,目的是让投资人了解项目进展、甚至帮助或推动项目进展。群管大部份不是项目方的,而是投资人自发组成的志愿者,也可以说大部群管是重仓投资人。
昨天因为在看项目资料,发现项目并没有明确的Roadmap,大部份项目都会在项目发布的Whitepaper里写得很清晰,就相当是一个重要工作节点的完成计划表,让投资人了解我们的项目会在什么时间点做到什么程度。便在群里问了问,实在觉得这个是基础资料,也没啥不方便披露的。没想到,这一问还掀起了千层浪。群管回复在官网主页上写的:我们过去在做啥……我们现在在做啥……我们未来会做啥……便是该项目的Roadmap了!接下来便是花式怒怼,大意是我只能用古典的思维模式来看项目书,就算写了具体时间也未必是这样执行的,不如不写了。怒怼完后,群管们开始花式吹捧项目方多么与众不同,才情爆表,对区块链的世界了解得多么通透才能用这样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这样的Whitepaper。一副成功降维打击的优越感。
作了一个在职场混迹多年的人,我只想说Bull Shit!我就是不能理解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模糊的字眼来描述项目完成的时间轴,没有清晰的表述是代表了对这件事情没有底气,留有退路,反正摸着石头过河,做到哪里算到哪里。后来,在阅读项目周报中我看到有其他投资人对此提出疑义,CTO回复会尽快出一个明确的Roadmap。
在电报群里,也发现同类怪象。那些对项目有质疑的人要么受到群管的围剿,要么被踢。其实作为投资人,都希望项目能发展,对于融了资的项目方来说,受到投资人的监督也是正常的。如果只能听好话,不能听意见,这个社群的存在就没价值了。但有这样心胸的项目方不多,不要说项目方,连群管都患上斯德歌尔摩症,自觉担任起保安的角色,只要提意见,就说是抱怨,就说浪费别人注意力,就说投资人必须为自己的投资负责,既然投资了就别瞎BB。强硬地告诉你:要么你卖了这个项目离场走人,要么和大家一起唱赞歌。在他们眼里,因为自己投资了这个项目,便觉得这个项目完美无瑕,容不得别人挑剔。高估了自己正确性,忽略了失败的可能性。
在《决断力》这本书里,两位作者奇普·希思和丹·希思提出,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克服这种每个人都会有的自我证实迷思。
第一种方法是:总是考虑相反的情况,甚至可以设立反对派专门提出反对观点。
在社群里,要珍惜那些不同的意见,只要不是纯粹抱怨没有谩骂,有理有据的意见就应该被重视,都说嫌货才是买货人,何况提意见的都是已经投入真金白银且愿意投入注意力的人,也许产品的痛点和爽点就藏在这些意见里。一致认同,很可能并不是好事。
第二种方法被作者称为“缩小放大”法。也就是,用缩小法寻找那些普遍规律和根据其他人经验总结出的基本比率,比如行业中的成功概率只有1%,所以要敬畏风险,不要盲目乐观,对项目提建议恰恰是一种对自己投资负责的表现。
用放大法去获取对现实更加微观的印象。比如一个游戏App,微观印象便是登陆游戏平台的用户数,在游戏平台停留的时间,在论坛发布的贴子数等。
缩小放大法可以帮助你拿到更加客观真实的信息。
第三种方法,就是尝试。这个好理解,就是尽快做出一个产品的Beta版本,大家一起找Bug,关注用户使用体验。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小步快跑。
刘润老师说:精英正在做啤酒,平民正在吹泡沫。好的项目终究要用好产品来说话。
作为一个投资人,不能陷入自证迷思,理性客观地向项目方反馈需要改善的问题,不盲目信仰,不盲目贬损,才是一名合格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