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次的外包项目总结说。
三、定义公共交互
如果说前面的模块化是为以后的设计做准备,那么公共交互这一块其实就是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其实会发现很多小流程的处理,之前已经做过了,做过了我当然不会再画一遍,再写一遍逻辑,我一般只会写“此处XX逻辑参考XX页的XX图”,不过慢慢地,这些一多,就发现自己也会乱掉。当出现次数超过四次时,我就每次写那句话都有点不太放心,怕自己引用的那个地方也是缺省的,所以每次都要把交互稿翻一下,然后才能信心满满地写下这句“此处XX逻辑参考XX页的XX图”。
碰巧之前在一家公司遇到过他们的交互稿,一个公司的产品那就是相当复杂了,所以他们会把一些公共的交互给罗列出来,放在交互稿的前面部分,然后每次引用的时候就是引用公共交互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可以借鉴到小项目的交互稿里面。也就是说,交互稿除了一开始的说明以及后面的线框图之外,中间再加入一张画布“公共交互”,然后把所有出现过两次以上的交互都可以总结到这张图上,这个公共交互当然是自己一边做一边维护的,不过想来,这样子做,既可以保证自己画图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开发来说也是很有裨益的吧。
一些常见的公共交互有:删除操作、编辑操作、分享操作。只要把这些操作流程在公共交互里完整地写一遍,后面的就可以大胆地复用这些公共交互了。
四、沟通方式
正如我一开始说的,我们是一个新的团队,大家彼此之间都没有合作过,也不清楚各自的工作方式,导致在设计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我是交互设计师,可能对于整体的把控会更加良好一些,视觉设计师天生比较浪漫主义一些,所以一些事情需要我为他们考虑到,如果没有考虑到,他们可能就会耽误项目的进度。
说两点在沟通方式上出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点出现在进度安排上,在我做完交互稿之后,发现页面的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结果他们一听到就开始信心大受打击。虽然我一直反复跟他们说,增加的页面都比较简单,但是他们完全都听不进去,直到后面他们两个人的分工出现了问题。所以这时候我就只能跳出来做协调人。首先当然是统计页面的数量,然后给页面分级,分为“主-次-送”三个等级,主要页面当然是比较复杂的页面,次要页面是简单页面,考虑到有一些页面实在太简单了,就当作赠送给公司的。分级的好处就是,他们对于项目的难度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认识,压力没有那么大。然后我根据他们的工作能力(一个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另一个经验稍显欠缺)、剩余的时间以及他们之前的协商结果,把整个计划表表做出来,计划表一是可以方面地查看进度,更加重要的是对视觉设计师的一种“束缚”,束缚他们的浪漫主义。所以计划表一出来,整个项目才得以顺利实施下去。
第二点出现在成果交付上,首先就是他们的视觉稿。他们习惯用Photoshop作图,然后也比较随性,随性的结果就是虽然界面看起来很干净整洁,但是图层的管理就一坨shit,各种“组1”、“图层1”、“方块1”的命名层出不穷,外人根本没法看。你要问为什么这会是沟通的问题?因为我也要审核他们的视觉稿,有些小问题我自己就改掉了,但是面对这么杂乱的图层结构,真的是没什么改动的欲望。
接着,就是视觉稿PSD的命名了。我在做交互稿的时候已经将功能模块化了,每个模块都会有各自的命名和编号,注意这里的编号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可以方便地回溯。但是他们在命名的时候恰恰忘了把这个编号加到每一张PSD上,所以后面整理的时候出了纠纷,还是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才全部改了一遍。然后是这么一堆PSD文件,不可能就随便打个包吧,至少按每个模块建立一个文件夹吧。然后如果PSD文件有改动,要怎么命名吧。这些问题都是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也没有协商好,结果导致合作上出现了问题。虽然都是小问题的,但是这些都是会在项目的末尾暴露出来,说实话,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心情,真的是心好累。
林林总总,写下这四点,当作是给自己的一个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