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步到再认识——角的认识及定义
【问题导向阅读】
一、教材对初步认识角和再认识角,具体怎样安排?
二、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用哪些合理的建议?
“角”是一个外来物
角的概念是从国外全盘引进的,国外对于角的认识和处理页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住大的方向,就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消化整合,从而形成自己对角的认识。
在小学阶段角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角的初步认识。包括:通过对实例的抽象认识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通过活动角,认识角是有大小的,并且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开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此基础上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手中的二年级教材的第三个单元就是角的初步认识。就要开始正式认识角了,通过前瞻预见性的解读,期待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正确的方向引导。
第二阶段:认识角。包括:角的定义——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定量刻画角的大小——角的度量、画指定大小的脚等,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第二阶段更关注于对角的定义的精确理解,以及画角、量角这些精确的操作活动的动手实践。
在这里要提出一个建议,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阶段,不要引进钟表模型,因为他是一个动态的模型,在初步认识中,我们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尽量采用静态的模型。在第二学段可以采用钟表模型,借助时针、分针运动产生的不同度数的角,进行演绎,从而更直观的理解钝角、平角、周角这样抽象的概念。
为何不用射线来定义角的两边?
张教授在这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足以看出用射线来定义角在老师和学生的认知中有根深蒂固的位置。所以必须用有力的论据来进行解释说明。具体理由有四个:
1.射线是画不出来的,就算画在纸上的射线仍旧就是线段,有些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孩子是无法想象出来的。
2.射线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并不重要。所以我们不用刻意的纠结。
3.用射线表述角,依然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4.角的射线定义形同虚设,没有实际功能。
角的射线定义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应该择善而从。数学追求极简,如果简单的表达更能助于学生的理解,我们又何苦拘于以往的惯例,而不选择让概念更加的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呢?
角的大小度量是认识角的核心
在角的动态生成中,借助活动角来操作。在演示中,让学生感知角可以看成是线段绕他的某个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在动态演绎中,让学生直观感知理解,角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在旋转一周的时候引出周角的概念,从而顺利自然的引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这是一个合理的方案,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对于角的度量一节课,给出的就是一种缺乏数学基本活动支持的,生硬的,逻辑次序不清的教学安排。还好,读到了这段内容,要不然还会一直纠结于为什么学生对于量角器的理解,总是欠点火候?为什么在度量角的时候,还是会把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傻傻分不清楚?原来真正的原因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不是通过基本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的感知,然后再去理解。正如胡春光教授指出的,小学生对于脚的大小并不是很容易理解的,用活动角展示角的开口大小,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误解,助力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于周角以及大于180度的角。在第一学段主要以认识小于平角的角为主,第二学段有了对平角、周角的认识。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是迫于认识量角器的需要、生活经验的需要……例如少先队队旗和五角星这两个经典图形中,就涉及到了比180度大的角。看来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为生活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