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放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一位艺术家挑选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纳粹种族清洗的历史便瞬间来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
【思路点拨】
让思维开出美丽的花朵
思维品质于写作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也许借助对一则作文命题的审视与思路探讨就可以看出来。这是江苏南京、盐城两市本届高三的二模联考作文试题,依然是我们常见的材料作文,依然是角度自选,依然是诗歌之外,文体不限。在这些依然之外,我们的目光逡巡,我们的心潮起伏。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由表及里、抚今追昔的纵向思维。如果要提取命题材料的关键词语,我想大概会是“搞怪留影(行为)”“背景替换”“真实的场景”“瞬间来到”“特别显眼”“很沉重”这些。游客在纪念馆搞怪行为的本原,大抵是对二战沉重的历史缺少应有的理解与敬畏。历史不全是从历史教科书里学的,很多时候是在纪念馆里学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捷径。看过《安妮日记》的同学会知道,德国纳粹是何等丑恶凶残与惨无人道!“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为逃避盖世太保的追捕,在密室里躲藏了25个月、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 13—15岁年华的少女安妮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她憧憬着日益临近的美好、欢乐和继续长大与学习的机会。然而她的日记终止在1944年8月1日,她的生命之花凋谢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熟悉二战中类似事例的同学思维可以很好的延伸、挖掘下去,在时间的河流里回溯。历史早已冷却,但累累白骨在无声的控诉,层层尸墙在无声的哭泣。我们的立意可以是,别在“沉重的地方”搞怪;可以是,面对人类的苦难不可以无动于衷;也可以是,莫以今天轻飘飘的快乐怠慢了我们对历史沉重的反思;还可以是,以博大深沉的庄严情怀来包容人类曾经的苦难吧,别让廉价的搞怪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等等。
二、由此及彼、类比联想的横向思维。不知从何时起,搞怪已然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甚嚣尘上,有人以虚无、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生活,娱乐一切,娱乐至死!在我们中国,有人将花木兰塑造成吃货一枚,有人把抗美援朝中的英雄称为“挂炉烤鸡”,有人对民族精神肆意诋毁。由此,我们可以从材料拓展开去,采用类比联想,进行横向思维。我们的立意可以是,总有一些崇高容不得我们的轻慢,总有一些苦难需要我们的敬畏;也可以是,给我们的心灵足够大的空间盛放崇高与庄严;还可以是,搞怪想象折射出的人类之痛等。
三、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创意思维。如果前面两种思维是顺着作文材料的叙述流向所做的深究与拓展,尚且属于中规中矩的常规思维,有一种思维我觉得就属于突破了常规思维的创意思维了。同学们势必会注意到,艺术家之所以能让“历史便瞬间来到眼前”“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是因为他将搞怪留影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诗刊》曾经刊载过一首诗,就叫《语文老师和他的时代背景》,看来“知人论世”不只是对于语文课重要。在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由真实而具体的场景构成的背景较之抽象的数据和文字更具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由此,我们是不是会想到教育效果和教育手段之间的关系呢?艺术家只是替换了一种背景,就会令这种不恰当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其中蕴含的价值评判不言而喻。我们的生活里许多本该润物无声的场景却充斥着各种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着换一种背景,让更有力的事实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如果这样另辟蹊径地创思,说不定会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人的思维飞得再高再远,都会有一个落点。她可能停歇在一朵花上,也可能栖息在一粒砂上,甚至可能附着在滔滔翻滚的浪花里。具体到本文,我个人觉得,除非有特别出色的想象力与描写能力,否则还是写成议论文为宜,因为这则作文材料提供的形象思维空间稍显逼仄,相对扁平。不知我说得是否正确?且做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