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历史性的顶级吃货,著名老饕李渔曾说:“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轻肥腻,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而在一粥一饭之侧,常有笋、蕈、莼、瓜茄为伴。其中,笋以其清鲜傲居首位。
山里出生的孩子对笋是不陌生的,可是要说美食,我们往往只认冬笋。冬笋是公认的笋中皇后,相对于春笋,其肉质更为细嫩,味道也更鲜美,素有“蔬食第一品”的美誉。
儿时任性,常拉着父亲央求要讲故事。父亲原也是山里人,故事的取材也往往来自山里。所以,我打小就知道冬笋来之不易。因为父亲告诉我,冬笋是一个叫孟宗的人哭出来的。相传古时候有个人叫孟宗,他的母亲病重,想要鲜冬笋煮羹吃。孟宗挖不到冬笋,急得在竹林里抱着毛竹哭,哭着哭着他发现地下裂开了,尖尖的露出了笋尖。父亲说,冬笋本来是藏在地下面的,是因为孟宗对母亲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神明才让冬笋破土而出。
幼时懵懂,父亲就是我的神明。而我会的第一首诗不是床前明月光,也不是锄禾日当午,而是:神道无言自有灵,发动还如响应声。莫道孝心无报应,孟宗哭竹冬笋生。
那是父亲教我的。
再长大一点,我开始不同情孟宗这个人。因为他还没有父亲厉害,他不会挖冬笋,他只会哭。但是父亲会。
父亲常说,挖冬笋要先学会“相”竹子。就像你以后要能相人一样,要会给竹子看相。一般来说,向阳山谷中土层厚实的地方通常笋会多一些。要选新竹,叶子浓密且带一点金黄的。如若有几颗竹子的根相连,那就更妙。村里人把这叫“催”,预示着土下的冬笋多也大。相好竹子后就要找竹根。找竹根是个技术活,有的人不会找只能像开荒一样满山挖过去凑运气。找到了竹根以后,我们才能开始沿着根去找冬笋。
其实,中国人食笋历史悠久。《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唐代医典《千金要方》中也有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近现代更有人称颂冬笋:“黄衣包嫩玉,鞭上壮茁身。露水催竹老,风霜挖笋勤。节来添美味,客品赞奇鲜。餐后常咂嘴,犹和雪菜亲。尤其是这最后一句“犹和雪菜亲”,倒是直白地说出了很多人吃冬笋的一道家常山珍:雪菜炒冬笋。当然,冬笋炒腊肉、炒二冬、咸肉冬笋火锅~~这些也都是山里人家最平常的美味,却也是最地道的山珍。
尤其是这最后一句“犹和雪菜亲”,倒是直白地说出了很多人吃冬笋的一道家常山珍:雪菜炒冬笋。当然,冬笋炒腊肉、炒二冬、咸肉冬笋火锅~~这些也都是山里人家最平常的美味,却也是最地道的山珍。
如果你发现家里没有配冬笋的好材料,那也不要紧。冬笋本身清鲜,而且不矫情,百搭。随便配什么,是炒还是炖,美味都不会打折扣。
夹一片冬笋,感受它凝聚的天地灵气,尝一口,清雅隽素,留香齿颊。也许,我们不必天天喊着想要诗和远方,最好的生活就是面对眼前的现状,把日常变得理想。
这个冬天,吃过冬笋,方不算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