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招聘平台近年发起了一项针对毕业生群体的调研。据调查数据显示,有7成以上95后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在外打拼。尽管他们对就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仍有近半数人表示,毕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作不理想”和“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有72%的95后选择的毕业关键词为“迷茫”。
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向往的。然而,大多数的人像是没有罗盘的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我们投入多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期待有朝一日能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却发现自己困在一分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上。我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寻觅真爱,却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份互相嫌弃的关系中纠缠了好多年。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在于,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满心期待自己凭着运气达到目的,而没有按着计划寻找目标。除了像这样漫无目的过日子之外,我们其实还有其它选择。《此生为何而来》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快乐的为最高目标而活,选择成功。
本书作者是选择学之父迈克尔•雷,他既是斯坦福大学企管研究所创意与创新行销课程的教授,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被誉为“硅谷最有创意的人”。他创了斯坦福大学最有价值的人生规划课。如果说其他课程几乎都是透过“经济上的成功以及伴随而来的荣耀是生活的目标”这个假设来提倡一种生活方式,那迈克尔•雷的创意课程的前提很不一样。他主张“体验自己内在的智慧与影响力,以及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并认为这才是另一种成功。本书就是这门课程二十余年的智慧结晶,是一本写给在迷茫中、失去热情的现代人的指南。2013年被全球权威媒体《福布斯》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
《此生为何而来》这本书独辟蹊径,提出“成功是选择出来的”。书中直接深入心理层面,引导你透过“最高目标”,了解我们这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能达成的贡献是什么。并告诉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将直接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而实现最高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接下来看看书中几部分重点内容。
第一部分为最高目标而活
有时当我们得到梦想中的工作,却发现它无法带来满足感。我们得到暂时的刺激兴奋,却觉得单调无聊。更糟糕的是,我们开始觉得生命匆匆流逝,而自己毫无贡献,也从未实现年轻时的梦想。那试着回想目标的早期体验,其实那些生命初期送给我们的礼物,总在我们最想不到的时候发生。以我自己为例,它们发生在荡秋千时、沐浴阳光时、阅读时、跑步后、和家人共进晚餐时……回想你自己的这些幸福时刻,当你珍惜这些体验,就会懂得我们不必刻意追求热情。其实,最高目标总是跟随你。而当你感到彷徨不安时,通常是因为你拒绝为最高目标而活。但如果你在艰困的状况中继续坚持,不偏离正轨,就会看到最终的希望与力量。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只有在内心寻找,你的愿景才会清晰。在外寻找是梦想,在内寻找才是清醒。”“最高目标”是个人的核心本质、协助我们的力量,通常可以用一个字词来表示,如爱、沟通、智慧、能量、安宁、创意等等。每个人的最高目标都不同,唯有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为它而活,生命才能充实圆满,也更有创意。重要的是,我们要寻找那股协助我们的力量,而不是以潜在的贡献程度来决定最高目标。
对最高目标的体验可以提升你的人生意义,并且改善你的世界。有意地记住和庆祝过去的成功经历会激发你的能力,帮助你应对新问题、新情况。还可以寻找那些有益的沉迷体验,比如我喜欢布置房间,整理物品,做手工等,这些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最高目标的实施在于要将问题设置优先顺序。如果你从不解决重大问题,你的生活会失去意义和热情。就像当你通过抛硬币来做决定时,你会在抛出硬币的那一瞬间,感到自己本能地倾向于其中的一面。利用自己的直觉,避可以免陷入犹豫不决的泥沼。
第二部分只做简单有趣的事
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人生挑战相关的问题上。这些问题来自于以下挑战:找到成功之路、处理时间与压力、发展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达到平衡和把自己的创意带入世界。只做你喜欢的事,喜欢你做的事。这句也是作者的座右铭之一。意思是:尽量做你喜欢的事,还要用喜欢的方式去做那些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只做你喜欢的事。做那些简单、轻松、有趣的事情。那些从本质上来说,对你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通常会有以下特点:做起来感觉很自然;感觉时间会过得很快;是值得期待的;让你自我感觉良好;比起其他任何事,你更想做这一件;你享受活动本身,而不是把它简单地当做达成目的的手段等等。然后,喜欢你做的每件事。通过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你会让知识得到强化,而不是只是一种束缚自己体验生活的过程。
另外,还要理解你的经历。了解和学习面临的挑战,描述并写下自己的经历,向能够给你反馈的人分享经验。最后,感受信心、目标与富足。福尔摩斯说过“我们无法看透未来,却可以自由想象并采取行动,只有信心能让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在我看来,这就是内心的富足,是信心。
要记住:拥有信心,坚持做那些适合你的事。行动的秘密就是数十年为了最高目标而活。这样才能找到你真正的富足。
第三部分恐惧是一种正面的力量
坦然面对恐惧。心理分析学家卡伦.霍尔奈认为人们有三种处理恐惧的方式:逃避、战斗,或是迎接。痛苦的另一面,是你不再同它抗争,而是坦然面对。练习至少用一天的时间,尝试忽略时钟和所有能够提示时间的物品,避开广播或电视新闻这些能给你准确时间的节目,也告诉你周围的人,你不想知道确切的时间。专心处理对你来说重要但又一直畏惧的事情。
建立烦恼列表。把困扰自己的事列举出来。小到一件微不足道的烦恼,大到让你彻夜难眠的折磨,都在这张列表的范围之内。考虑一下列表上的哪些条目是能够立即处理,并彻底回避掉的。还有一些压力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像是跟人际关系有关的事。还有一些压力是你无法直接采取行动的,比如街头的犯罪等。区分它们会让你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并没有那么多。
培养新态度。对于感受到的压力,你需要培养一种新态度。可以采取下面这些方法来处理:首先,可以练习清空思绪,不受批判声的干扰。然后注意观察近来一周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看看你在与最高目标产生更多的连结之后,恐惧是否逐渐消失了。另外,还可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专门用来担心。在其他时间里忘掉它们。你甚至可以把每次感到信心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放手去做。选择一件总是让你感到焦虑,或是经常会拖延的重要任务,放手去做。别担心你会搞砸,自然而然地开始工作。大多数实践这条座右铭的人都会发现,自己对那些任务的担心,其实比任务中会出现的任何状况都要糟糕。试着在做事的时候,不要为了外部奖赏而做,而是因为你喜欢做这些事。不要从别人身上寻求证明,不要比较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不要担心未来或追悔过去,不要寻求认同或奖赏。
记住,你的信心和对最高目标的理解,是打倒恐惧最好的方法。
第四部分 每天给他人爱的礼物
每个人都一样。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只有一种办法——同理心。给予的人往往会有最大的收获。认识到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拥有希望、恐惧与梦想。学会欣赏他们的人性。当你看到这些人最美好的一面,你会渐渐喜欢上他们的一言一行。
通过聆听来学习。只有在专注和安静,所有的背景观念都不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交流。专心聆听他人的言语,感受他们的情绪。当你体验到沉默就是与他人的互动时,你就达成了最高目标。《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通过帮助他人成为他们本该成为的人,他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真诚付出,总有所得。恩惠往往在你没有察觉到的时刻来临。在给予的同时不要让得到的人知道是你在给予。给予是第一个层次,而得到是第二个层次。当你身处给予与得到的流动中时,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如果你在最高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反思,就能把给予与得到的练习一而再再而三地带入到生活中。
“如何活着”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课题。《此生为何而来》这本书从“寻找人生最高目标”开始,带领我们一步步走上寻找自我之路,对如何做出最正确的人生选择做了详细的指导与讲解。另外,书中运用了大量商界名流、权威学者等各个阶层的的真实例子,并穿插与读者互动的测试题,附录“旅程中的锦囊”和“你可利用的生活箴言”。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其中,使得这一过程可操作性很强。最后,希望我们找到热情、人生意义与经济收入的交集。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并为它而活,让生命更充实、圆满,也更有创意。
-----------------------------------------------------------------------------------------------------------------
作者 · 颜馨若水
通过阅读打磨思想,在旅行中体验人生。希望通过写作聚焦思考,启发他人。用思维影响思维,让智慧指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