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不经意间就聊到了上大学那会儿的事,你一句我一句,慢慢地就说起了大学期间自身收获的这个话题,说来惭愧,那时候我说不出来,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不禁沉思:我呢?我大学学到了什么?
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回首往事的时候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是在南京读的理工科大学,在全国也算是中上等的,不算高,但我相信这个学校同时具有名校,普通学校的特征:学术氛围浓厚,学霸刻苦努力,学渣浪天浪地,中不溜秋的浑浑噩噩;我就属于浑浑噩噩的一份子,同时绝大多数人也是如此,不论是对待知识,还是对待生活。
我们这群人渴望像学霸一样谈笑风生,希望能和他们结伴而行;我们这群人不想和学渣一样没有追求,日夜颠倒,旷课打游戏,不屑于与之为伍;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得过且过。
大学四年,我们不精通高大上的知识,但也没有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游离于二者之间,渐渐地不知道对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张简历更是无情地暴露了内心的羞耻。找一个研发技术类岗位,发现自己仅仅知道皮毛,找一个销售类的岗位,却无法接受自己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事实,说真的,很尴尬,还没进入社会就原形毕露,最终让自己发现一个事实:自己四年大学白上了,一无是处。学霸可以依靠过人的技术,学渣呢?学渣往往在社交领域很优秀,他们对自己定位明确,能力也更加出众,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听到的学霸学渣混的都很好,然而中等生混的差的一个原因。
这就是我们这些现代大学生的现状,由于缺乏自制力,管控力而导致的目标不坚定的一种严重问题。当然,究其本质则是因为市场需求造成的,不是吗?另外,这也是我们和理想中的大学生做的一个对比,仅仅是我们自己想的。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教育越来越发达,大学生越来越多,未来可能优秀大学生的标准就是达到这种程度就够了。
当然,大学生能叫大学生,未来发展比其他群体要高很多,自然是有原因的:
1 接收信息的路子要宽阔的多。信息社会,掌握信息就是掌握财富,这不是空谈,本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专科生都有很大的差异,更别说其他的人群了。
2 可塑性强。虽然大多数大学生不是一把利刃,但怎么说也是一块钢锭啊,价值也是很高的。
3 起点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社会总会将人们分为很多的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起点高,则圈子就不一样了,人自然是往高处走。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宁为凤尾,不为鸡头。
在我的理解中,总结起来就是:教育培养一个人信息获取的能力,可塑性的提高,以及个人起点的拔高(用社会话讲就是:人脉,圈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