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Beyond Feeling--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读书笔记的第五篇,书本的第三章“真理是什么?”
文章由绝对真理和个人认为的真理开头,没有直接给出结论是否个人认为的真理是真的真理,是否个人有个人的真理是有意义的。但是接下来4个小段的论述讲解了为什么人们会有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真理——“我们的思想和信念不可避免地受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在童年”、“不完善的感知”、“不完善的记忆”、“有缺陷的信息”。于是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见解,但这只是信念,不是真理。真理是发现的,不是创造的。当我们的信念和断言与现实相符时,它们就是真实的,而不符合时就是虚假的。
真理是通过发现而被掌握的,而发现是一个偏爱好奇和勤奋之人的过程。真理既不依赖我们对它的认可,无论如何也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被改变或者因为我们的一厢情愿而被改造。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不完整的,但这不应该动摇我们寻求真理的信念。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拥有恰当的心境让我们对真理的追求不那么负担沉重——“我知道我有局限性并且容易出错。而且毫无疑问,我将永远不可能找到自己想知道的所有答案,但是,我可以观察的更准确一点,权衡问题更全面一点,做出决定时更仔细一点。如果我这么做了,我就会更接近真理。”
对发现真理的一些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决定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在判断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时,我们经常犯三种错误:
1. 在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地方看到了这种关系;
2. 只看到简单而明显的因果关系,而忽视了复杂或微妙的因果关系;
3. 相信因果性质与物质的力量相关,而与人的事务无关。
为了避免这样的混淆,必须理解四个事实:
1. 一个事件可以先于另一个事件发生却并不导致该事件。比如,古时候传言的彗星过后会导致厄运,于是被称之为扫把星;可我们知道彗星只是一个天体自然现象,与好运、厄运无关。这其中,“巧合”的可能性被当成了“因果”。
2. 并非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包含强力或必然性。因果性在物质世界中是包含着强力必然性的,比如一个正常的鸡蛋从桌子上掉落就必然会打破,一个球扔出去就必然会落地;这些都是受物理规律的约束。然后再一些社会和人相关的领域,就存在一些“一件事情影响另一件事情发生的现象”。请注意,是影响,而不是导致必然。这种影响可大可小、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可以是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也可以是远离的。比如,一个父母离异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对婚姻的看法,让孩子趋向于对婚姻没有信心,但是并不会必然的导致孩子拒绝婚姻。
3. 与人相关的事务中,有一个极大地影响因素——自由意志。在考察与人相关的事务中,自由意志本身是一种原因的因素,并且可以胜过其他所有的因素。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中长大,却能抵制所有的负面影响,成为体面地人。人们很少能够选择将他们置身其中的环境,但他们总能选择对这些环境对反应,因为他们拥有自由意志。在对人相关事务中的原因和结果的任何考察中,都必须考虑自由意志的因素。但是拥有自由意志并不能保证我们会运用它,因为人有固有的习惯,特别是那些随着时间逐渐养成的习惯。
4. 因果性经常是复杂的。当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池水中,它在每个方向泛起涟漪,这些涟漪可以影响更远的距离。蝴蝶效应就是一种典型。
为了避免分析当中的过度简单化,我们应该牢记:1. 时间很少是“偶然发生的”;2. 自由意志是与人相关事务中强大的原因;3. 在时间的链条中,结果经常成为原因;4. 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事务时,结果有可能是不可预测的。
题外:读到每个人有自己认定的真理时,我联想到“精英日课”里讲述的主观题和客观题。对于客观事实,不如地球是否是圆的这种客观事实的时候,人是不能有自己特定的正确的真理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但是对于主观题,比如豆腐脑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这种个人喜欢和价值观的问题,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偏好;这样的问题是不值得争辩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