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7岁,因突发带状疱疹前来玉衡寻求治疗,经数次砭法治疗后,现已痊愈(见NO.0040玉衡医案 | 砭治带状孢疹 )。7月末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意外发现之前胃窦胆汁反流已消失,惊喜之余,遂来报喜,原本只是治疗带状疱疹,结果不仅原发病得到治愈,还附带消除了已有一年多的胃窦胆汁反流。喜悦之余,我也有所体会,遂整理了病案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胃粘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值得一提的是,肠上皮化生往往作为胃部癌前病变的一环,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胃癌的发展进程一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治疗过程
患者最初于16年因胃部时有疼痛不适,饮凉水后疼痛加重,并伴有反酸、口苦、反复嗳气,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诊疗,行碳呼气试验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经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具体见下图。
从检查结果来看,患者胃镜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部表面光滑,可见一溃疡面,胃皱襞消失,呈现肠上皮化表现,并可见一明显1.5×1.5cm的隆起,具体性质不明,病理检查后显示胃窦部重度肠化,重度萎缩。
因胃窦处隆起尚未达到癌变阶段,医生建议暂时保留,每年行一次胃镜检查,密切观察胃部病情变化,预防病情的恶化,并予西药对症治疗。
因患者不愿服西药,在此期间通过服中药、针灸等中医手段予以治疗,胃痛和嗳气都有较明显的减轻,但仍觉每日起床后口苦,时有反酸,并且咽喉部总有一股咯痰不出的不畅快感。于18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再次行胃镜检查,结果如下所示
从胃窦处图像来看,胃褶皱稍有所增加,提示胃部结构功能均有所恢复。
从检查结果上来看,患者由之前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转变成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已不见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且病理检查重度的肠化、萎缩也已消失,提示患者病情好转,但原胃窦隆起仍未缩小消失,且发现胃窦处有胆汁反流的现象,胃底腺新见一息肉,经胃镜下手术已钳除。
患者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效果,特别是每日觉口苦,咽喉咯痰不爽,舌苔黏腻,时常影响生活和饮食。
今年5月份因突发带状疱疹前来玉衡治疗,经数次治疗后原发病已治愈(详情可见上面链接处),且在刮痧期间困扰已久的口苦,咯痰不爽均已消失,感到非常神奇,7月末再次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胆汁反流已消失,如下所示
胃镜下显示,患者现诊断为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窦炎,胃窦处已有较多胃皱襞,整个胃部相比之前更加“漂亮干净”了,胃窦胆汁反流已消失,胃窦隆起可随大小蠕动变化,直至消失,结合患者晨起口苦、咽喉咯痰不爽、嗳气、反酸均已消失,患者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病情好转
刮痧方案(原治疗带状疱疹方案)
1.手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小海——养老段),重点腧穴:曲池、支沟、劳宫、后溪。
2.背部督脉、膀胱经,带状疱疹处力求出痧,重点腧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胃脘下俞。
3.肝脾区刮透,带脉,重点腧穴:京门、章门、期门、日月。
4.胸腺,任脉刮至中脘。
5.腿上胆经,重点腧穴:足临泣、地五会。
6.膝盖以下四井排毒。
痧像图
首次痧像图
首次刮痧,整体出痧颜色较红,但出痧慢,为虚寒体质,是治疗带状疱疹时热毒外排之像。
第九次痧像图
从最近一次,第九痧像图来看来看,患者出痧较淡、慢,且身上多刮出大量白色牛奶痧,之前带状疱疹出疹处现已完全消失。
舌头在中医中是反应人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左右图分别为患者第1次和第9次舌苔图片对比,患者首次舌苔厚腻偏黄,中间裂纹深,提示患者阳气弱,脾胃寒湿,并有胆热犯胃的表现。刮至第9次后厚腻苔变薄,黄色消退,较之前大为清爽,且裂纹变浅,提示脾胃阳气渐复,胆热得到清利,病情正逐步走向好转。更为神奇的是患者诉之前有过面瘫,伸舌左偏,现经过砭法治疗后已大体回正。
左右图为第1次和第9次舌下络脉的对比,首次舌下络脉瘀暗成紫黑色,第9次舌下络脉颜色由紫黑变成青紫,提示患者肝脾瘀血正在消退。
总结
从患者之前的症状体征来看,患者素体阳虚,脾胃湿寒,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阳虚,失于温煦,故常饮凉水胃痛加重,水谷精微物质不能达于四肢,故常觉手脚冰冷,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湿气凝结,故咽喉部有咯痰不出感,胖大舌,厚腻苔,为脾胃阳虚寒湿夹杂之象;患者兼有胆火犯胃,故舌苔偏黄,并每日晨间自觉口苦;舌下络脉紫黑色,提示肝脾血瘀。胃镜下所示的胃粘膜萎缩、胃皱襞消失是脾胃虚寒,阳气不得温运,胃部结构出现改变、功能减退的表现。
到目前第9次刮痧治疗之后,患者之前的带状疱疹已经消退,舌苔厚腻变薄,裂纹变浅,舌下络脉颜色变淡,且已无胃痛、口苦、咯痰不出感,胃镜下胃窦处胃粘膜皱襞增多,隆起可随蠕动直至消失。这些改变均已说明患者阳气渐复,湿寒减轻,胆热消失,都是身体越来越好的表现,原本只是治疗带状疱疹,结果附带连同胃炎也一并治好了,患者感到非常满意,也说明李氏砭法的治疗效果非常强大。
体会
1.患者原本只是治疗带状疱疹,刮痧过程中也是按照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执行,结果却附带连胃炎伴胆汁反流也一并治好,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如果真正理解和领悟了经络和腧穴的功效后,就会不得不感叹经络和中医的伟大神奇之处。各条经络均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同时经络与经络之间及经络和各个不同脏腑之间又有其相通之处。例如经络中的同气相求原理,本方案中的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属少阳经,共用可增强疏通胆经气血,化解肝脏瘀血的功能,如表里经的共用,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经,刮透经过肝区、脾区两侧的肝经及腿上胆经,并重点刺激肝经期门、章门,胆经日月、足临泣、地五会,可增强疏肝泻胆,调畅气机的作用,患者胆汁反流引起的口苦和胁肋部冒出的带状疱疹,均是由于肝胆火盛引起。肝火橫逆犯胃,故嗳气、反酸、口苦,热毒流窜于胁肋部夹杂湿邪外迫则引起局部的带状疱疹,此二者为异病同治,这是整体论的一大体现。又如根据脊柱中心错位理论,第4胸椎至第8胸椎的错位会引起胆、肝、脾、胃等疾病,通过方案中刮透督脉及其临近夹脊,经过该区域时可梳理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模糊定位,从而起到治疗肝、胆、脾、胃的疾病,而背部膀胱经所过的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也有治疗相应病证的作用。
2.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病因较多,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环境、饮食习惯、年龄、体质相关,案例中患者诉从小便非常喜食冷饮,日久损伤阳气,导致胃病发生。故在日常生活中应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少食生冷油腻刺激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注意睡眠休息,切勿熬夜,平时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的急剧波动,勤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看法
中医的胃痛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者为不通则痛,虚者为不荣则痛,前者有寒邪客胃、饮食犯胃、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湿热阻胃、瘀血停胃等,后者有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一般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例患者属脾胃虚寒夹湿,并有肝热犯胃,应补虚泻实,疏肝泄热,温胃化湿,目前患者肝热已除,还应继续刮痧,调理脾胃,待阳气渐复,另外我也建议患者每日晨起坚持饮一杯热水,顺应并激发晨间人体的生阳之气,这对缓解脾胃虚寒的帮助也很有用。
4.关于徐而和的手法
刮痧时的成败取决于得气的效果,异病同治对于得气的要求更高,而想要得气则需要徐而和的手法,正如李老所说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形成徐而和的手法需要进行反复大量的实践和操作,并时刻反思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对疾病的认知,玉衡刮痧师也本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进,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玉衡执砭人谌清良
感恩李道政师爷,感恩李氏砭法,感恩静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将继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精进提升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愿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