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一生受用的26堂幸福课
作为一名宝妈,想要参加每次的直播课还是不容易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前一天直播,第二天趁娃还没起来再起来看重播。但是这样也有 y一种好处,就是更能跟着自己的节奏来,而且看到精彩的地方随时停下来记录以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一节课收获满满。
学者与普通人的区别
韦老师提到在2013年的时候,积极心理学刚刚热起来。但是很多心理学家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却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高校的一些老师进行研究。发表论文。比如华南师范的郑雪教授,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的任俊教授,这些都是国内积极心理学比较前沿的几位教授,他们和西方的国际积极心理学家走得比较近。韦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感悟到真正的学者会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自己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研究体系。而大多数普通人只是看看热闹。于是来来往往的时间,事件中,自己虽然可能亲历过,但是好像并没有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何自我升级
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时候韦老师也是想要转型。第一,传统的心理模式让他感到厌倦,第二,想跟上这股潮流。韦老师每次转型升级都比较好,为什么,从问题模式转向积极心理学模式。想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做技术,会做社会实践,讲课,做团体,做实践。那这个积极心理学需不需要技术呢,怎么做这个技术呢。韦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感到、:,一个人如果想要突破,想要获得升级,就必须把当下流行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但是前期一定要发掘和积累自己的优势。
韦老师说:“我要赶上积极心理学的潮流,我就要和别人不一样。两个地方去突破:一个是积极心理学技术,第二个,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
心理学三个层面: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践技术。你原来的东西,能否做积极心理学这个框架去做。”所以,这是社会一直在变,而我们是否能够赶上这个时代,是否在更新换代中能够成功升级而不被淘汰。重要的是当新的东西出现。旧的东西如何去适应,适用。在于如何把我们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与新潮流的事物的相结合。
如何本土化创造
韦老师提出积极心理学是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当时流行的积极心理学有6大美德,24个积极品质。韦老师就想如何本土化呢。于是结合英文中的26个字母编写出了这本《幸福干预》的书。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世界上那么多的精华可以供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一个未必适合你当地当前的情况,二来如何只是拿来主义,那终究是别人的东西。学习别人的精华所在,但是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才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收获,也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何用筐来装知识
韦老师说写书不是知识渊博,而是创意多,有个框架,才能往里面装东西。有了框架之后,大自然里面都是知识,可以往里面装。你没有筐,永远拿不到东西的。这个点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写书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非常多的感悟才能开始写。但是韦老师提出这个观点之后让我恍然大悟。韦老师讲的时候,我好像看着漫山遍野的硕果在枝头等着大家,有的人不知所措的站在一边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韦老师带着学生们拿着一个个筐去采摘果实。感觉韦老师真的是无私的带着大家,把自己几十年所学的精华全盘托出。而能不能最终摘到果子,可能得看大家有没有跟紧步伐。
体验比知道更最重要。
韦老师举例参加葬礼的事例说明:人只想看积极的,但是有时候体验过消极的才知道积极的可贵。比如参加体验葬礼,就是对死对生命的一种体验,知道死了,才能知道好好的活。如今的人重视生而不重视死。生了孩子很开心,死的时候潦草了事。生的伟大,死的悲惨。有句话叫做: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想,是因为大家没有真正的去体验过这些道理。当这些东西不再是书本的,别人口中的道理,而是你实实在在的体验的时候,我想你肯定可以过好你的这一生。
让时间生崽
为什么韦老师这么年轻已经获得如此大成就?韦老师一句话:得让时间生崽。老师经常做“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出了书,可以发表在报纸上,发表在论文期刊上,学术大会上等等。没错,我们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一天。但是,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呢:一个事情,多样收获。而不是做了很多事情,反而一个收获都没有?
如何才是真正的学习
知其一,就是你要知道这个技术。知其二,就是你要知道这个原理。知其三就是你要知道作者的用意和想法。这样才是变成你的。如果只知道其一,看书就行了。就像学习课文,你背会了就跑了,不去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不去理解作者的心境,你永远不可能成为造诣很深的学者,你只是一个会背了很多文学作品的人。张口就来,摇头晃尾,但是你没有自己真正的深入。
做事不是有没有时间去做,而是这个事情你想不想去做。有价值就有时间,没有价值就没有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安排做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而已。
网校的学习就是听讲,观察,体验,实践,总结,表达,六位一体。多维度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学习的两种方式
韦老师提出一种是酿酒,一种是献血。献血,掏空之后再造血。酿酒,要往自己的仓库装很多粮食来去酿造。大学问家,很多是酿酒方式。实践家用献血方式。反观很多人都是这样,各种往里装,却从来不往外掏,最后自己学了什么也不知道,学了很多也没有任何知识产出。跟着韦老师学习,一定要多多输出。
课堂互动:通往幸福的路并不远
韦老师提出什么是技术?我们本来做认知教育的,就是告诉别人是什么就好了。而技术就是让他体会到,有信心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需要制造情境,就要有一个流程,让他身临,这叫体验。不是要认知,而是要体验。
感觉韦老师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身上的本领交给大家。带着一群可能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但是势必要把这群人培育成专业的心理咨询科普人员。
韦老师听完学员分享之后指出: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大家都试图要马上改变别人的认知。在技术设计方面,不要试图马上改变别人的认知,一定要带他进入情景,你要相信,只要他体验到了,他就会改变。制作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他体验到。
韦老师提出具象化这个概念,然后教大家如何制作幸福路线图中:列举具体的障碍,比如老公不爱她,小孩教育问题等等。可以列举几十个上百个。
一个箱子,幸福箱。里面有一条绳子,幸福路线。然后路上还有很多幸福驿站。每个驿站上面写,这是教育站,这个是健康站,情绪站,等等几十个上百个。每个人选7个。你在这个驿站里,我不给你盖章,你就无法从这个驿站出去。就是你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无法通往幸福。如何走过幸福驿站,通向幸福家园?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不是要去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一个人不自信,不给他探讨自卑的问题,而是让他做一件事让他产生自信感,满意感,自豪感。比如,老公不爱你。不要老是想着让他做爱你的行为。你自己先做一个积极的行为,这个行为老公一定会去疼你的。积极心理学就是我不去管杂草,而是好好的把庄稼种好,庄稼种起来了,草就退了。麦子进了,草就退了。
在这里我想到学生英语学习不自信,可以给他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比如目标是完成100篇阅读理解。弄100个小方格,完成一篇就上面贴个贴纸或者涂颜色。让完成的事情具体化。
我感觉韦老师这一节课,价值已经超过一年的学费1580了。接下来一定要继续认真听课,吸取各位老师的精华,学习一生受用的幸福课。同时自己多输出,查出属于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