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老高先生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为了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村里人都拼命往外跑,几乎整个村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跑不动的老人和小孩。
也许恋乡情重,也许年少无知,但他们确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三)衰落的村落
曾经,那是一个无比热闹喧哗的村庄。
小时候,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还没来得及修缮,我们坐在拖拉机上,像进入城堡一样那么猎奇,一路上磕磕碰碰,滑稽的是这竟然成为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永远地在记忆长河中拾忆。
到了初中,内湖村里很多小伙伴来镇上读初中,也初识几个小伙伴,但仍停留在点头之交。
再后来,渐渐熟稔,彼此也结下了深厚情谊,联络也更加频繁密切些。
那时,小孩仍不少,青年人也多,整个村子熙熙攘攘的。
望眼过去,绿油油的稻田,牛羊成群,田陇阡陌相间,鸡犬相鸣,孩童欢呼声,家长呵斥声,耕牛哞哞声,羊群咩咩声,俨然陶渊明文中的桃花源记。
如今,山依然是那座山,稻田依然是那片稻田,河流依然是那条河流,只是,物是人非。
今年2月15日,我独自跑步到这个曾经向往如今却荒凉的地方,用自己的脚步去叩响这个沉睡的小村庄。
进了村庄,一个面善的大叔,迎面走来,问我是否回来家乡找亲人,以前家住哪里云云。
而我竟然噎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只道了一句我只是来走一走的。
也许,大叔也纳闷,会嘀咕这家伙有病吧?没事跑那么远来干嘛?闲的蛋疼呗!
我也在犯愁,为什么我就不能抓住机会问些有用的问题呢?
“现在村里还有多少户人?”
“搬出村子的人,一般过年才回来乡村吗?他们已经多少年没回来了?”
“目前,村里的生计如何维持?”
想着这些问题,只是已然错过问答的时机,希望小村庄的衰落速度不要超过新兴城市崛起的速度就好了。
这些远去的村庄见证着我们好日子的来临,其实,也象征着我们的根,我们的乡愁,正因为根在,我们才会有乡愁。
只是,“当初种着庄稼的田地迟早会长出楼房”,也许村庄将慢慢地被载入史册,成为一个永久的记号?
彼时,只能忆往昔峥嵘岁月,徒留惆怅嗟叹,唏嘘不已。
从村里出来,迎面迎来另一个大叔,守着侄女,逗着她玩,不亦乐乎。
见我陌生人状,顿时颇有谨慎之神态。
人在路上走,心却在不停地翻滚……
好友的奶奶前年过身了。
当年,奶奶待我们特好,听说我们周末要来玩,亲自下厨做好特色小吃给我们吃。
几年前,好友一家人搬到市区时,奶奶却一直坚守留在老家。
一来为减轻年轻人负担,二来因了故乡情深难却。于是,最后依了老人心愿,好友将老人家留在村庄里。
最终,奶奶还没来得及享清福,便在故乡的怀抱中沉沉睡去,没再醒来……
岁月无情,而人却脆弱到如同稻草,说走就走,好友不说,我也没敢问。
当朋友结婚时,他怕对方忌讳,我们才知晓奶奶过身,他悲伤,我们愕然!
千金难买一回头,别等错过了才悔之不及,记得常回家看看吧!
亲人永远需要陪伴,尤其是老人家,岁月不可待,一别将生死两茫茫!
岁月无情且无声,愿我们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