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太阳照得暖洋洋的。总会在这样的日子,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日子好像过得太快了点,连回忆都显得有点费力。
从舅舅开始吧。舅舅的人生起伏,串起了我很多的记忆。听妈妈说,舅舅小时候读书很好,当过班级班长,想着给家里分担外出赚钱,才把学业废了。想来可惜,舅舅真是写得一手好字,清新飘逸,苍劲有力。这就是岁月弄人吧。他从商了。
1986年,那时舅舅还是个穷小子。那年5月我出生了(家婆说过我生在五月好,稻谷黄灿灿的,是丰收的季节)。扯远了,回来。我刚满月,爸妈就把我托付给外公外婆,远去大连打工赚钱。听外婆说,爸妈出远门那天,正当血气方刚的舅舅抱着小老鼠一般大小的我,哭了。应该是心疼姐姐,心疼小外甥女,又感到生活无奈吧。虽然只是听外婆偶尔提起,但每次想到总能脑补出当时的画面,隐隐心疼那些年月里的人们,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
往后的几年舅舅跟舅妈的兄弟们,开厂创业,跻身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1991年我有了表弟,再后来有了妹妹。我,妹妹跟着外婆住在舅舅乡下的家里。爸妈每星期会打电话回来。那时候电话还不普及。邻居家做小生意,才早早接了电话。星期天下午,外婆就会早早带着我和妹妹在邻居家里等电话。电话那头是最爱我们的陌生人。陌生到他们外面回来我躲在门后面,不敢出来喊爸爸妈妈。连高兴都是偷偷的,不敢太大声;陌生到他们离家谋生,我不敢出门大哭大闹。有记忆起从没说过让爸爸妈妈别出去。不知道是性格如此,还是从小缺爱的原因,不勇敢,不敢放肆。如果不是特别特别艰难,不要轻易让孩子留守他乡。父母在身边就是最好的安全感,哪怕日子苦点有什么关系。
那些年,舅舅舅妈在离我们几十里的城里打拼。每年过年他们全家回来住一个月。记忆中舅舅舅妈回来总是会带回一大堆零食,记忆中吃饭的时候舅舅总会往舅妈碗里夹她喜欢的菜,记忆中舅妈喜欢带着我们还有表弟玩扑克牌,跳跳棋,记忆中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牵着妹妹的手敲表弟的门,一起出门玩……
记忆中每年过节最热闹,但是我的心里总是又欢喜又难过。因为爸妈为了多攒点钱总是会连着几年不回家。小孩子的情绪只能说是难过吧,没有悲伤这么厚重。看着别人阖家欢乐,自己寄人篱下的感觉变得强烈。可能从小跟着外婆,对爸妈也没很强的念想。不回来就算了,更要命的是总会在除夕打电话回来。要不是这通电话,我完全可以假装不想爸妈,完全可以像别的小孩一样开开心心盼过年。可是这通电话总会让我泣不成声。
1997年,香港回归。大概是我读小学4.5年级光景,舅舅的胶带厂已初具规模。年产值几百万。那时的舅舅手拿大哥大,开着辆大红旗,带着个劳力士,每天在外面跑。我很少见他。就听外婆说,‘舅舅带的手表买价上万,里面镶着黄金。自家人知道就好,不要跟外人提及,太招摇了’。那时年纪小,其他不知道,就知道我有个有钱的舅舅。但是他跟我走得太远了,逢年过节才能见到他。因为生分,心生畏惧。也是这一年,11号台风带来强降雨。邻村堤坝决口,水肆意流淌。村民们被区里统一调配安置。而我们半夜被舅舅接进城。舅舅厂对面是区警察局。警车一直鸣声开进开出安置灾民。安稳躺床上休息的我,感觉到了舅舅两个字的温暖。这也是小时候难得的一次住在城里。后来认识老公才知道,那里离老公家特别近。说不定还有过定情回眸。说笑了。
1999年,我小学毕业。那时也像现在一样,按考分进学校。我考得不好,离当时的网红私立中学差了21分。21分意味着没上线的人先缴纳1万1的赞助费,再按1千一分买分。总共要交三万二。爸妈犹豫之际,舅舅直接去学校帮忙报名交学费了。虽然后来爸妈把学费还了他,终究是舅舅给的勇气。那时候的钱值钱。用我妈的话来说,初中三年里学的每个字都值好几块钱。
往后的几年。舅舅跟舅妈的兄弟们分别自立门户。舅舅全家回到镇上继续实业。2003年,舅舅占地6亩的新厂落成。镇上的工业区里的第一批工厂。那时候手机没这么先进没留下照片,有点遗憾。崭新的厂房,都用上好的材料,估值上千万了。很多外国友人过来都对新厂房赞不绝口。那时爸妈也回家做生意了。每年暑假做完作业,我就去舅舅厂里打小工赚点零花钱。我是在车间干活,做的是传说中的手工活。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车间里有一帮跟我年龄相仿的人,男男女女都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原因很早入社会。他们都对我挺照顾的,经常做各种地方菜给我吃。印象最深的有个湖北的,下好面条后直接撕破青尖椒撒上面吃。那段时间其实是苦的。夏天车间里没有空调只有大排风扇,加上铁皮顶,每天9点后16点前,整个车间基本处于热烘烘的状态。而且做手工活的人基本一坐就是几小时。不过因为有伴,日子过得还算惬意。那段厂里底层员工的工作经历好似意义不大,却也丰富了记忆。他们或许更像浮萍。有时候遇到一些厂区下班工人涌出,就会想不知道我那时的工友们现在在哪,过得好么。
2005年,我考上了大学。那年舅舅买了辆路虎。那时舅舅的事业顺风顺水。舅舅开始涉猎养殖大龙虾,种植东方蜜一号,办农家乐。不要羡慕那些开路虎的人,路虎每转一圈都要更费钱,所以它的主人必须更努力。舅舅每天都在忙,舅妈也忙。家里都没人做饭,也可能是条件好,后来请了厨师。据说是大酒店辞职了过来的,做菜还行。我最喜欢吃他的豆芽炒猪肝,红黄苦瓜荔枝汤了。大学期间的假期,我还是会去舅舅厂里打工。不过是去外贸部了。(我英语底子还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就把四六级都过了。却在大学后面的三年把英语废了。当然我本人要负主要责任。但是学校的好差也很重要。一般大学的老师只负责上课。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没人给你引路,没人帮你规划。过了四六级后就不知道怎么继续深造了,就荒废了。所以如果你想学业上继续深造尽量考取好的学校。)舅舅家的胶带主要出口欧美、印度、韩国等。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了外贸跟单知识,也第一次电话对话了老外客户。他说“to hard to talk with you”,然后用比较熟练的中文跟我沟通。有一年暑假,外贸部一人离职一人回家待产。我竟然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外贸部。多年以后想起对于没有从事外贸工作心有遗憾。总是在安逸和奋斗之间选择了安逸。所以只有工作没有事业。
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包括舅舅的事业)会维持这种状态,忙忙碌碌过下去。但是不然。时间到了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而且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扩延到全球。舅舅放出去的千万外债瞬间变成无主债,空剩一叠欠条。加上又开办了当时火热的电动车轮胎生产厂,科研经费大,产出低,效益不好。资金链断了。那时候没有破产意识,没办法求救,只想着自救。家里出了很多钱帮忙填补。还是无用。
2009年,我大学毕业。都说日子会越过越好。我家的日子却远不如从前,不是大人之间的争吵,就是外婆的泪水和叹气声。那年舅舅出卖了厂房,打算再博一回。但是终无起色。高处不胜寒。20年的打拼,千万的家产,独家的生产配方,完整的生产链,都毁于一旦。我还是无法很释然地记录这些年家里的境况。
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慢慢走出了当时的困局,还是心有余悸。这些年我们全家历经各种坎坷,只能互相抱团取暖。人情冷暖。人,锦上添花的很多,雪中送炭的太少。生活,总是在美好的时候更美好,艰难的时候更艰难。但是。亦步亦趋,也得前行。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