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镇调研日记二“乾元镇改的标杆作用”)
我自己从小是在菱湖镇长大的,乾元镇(城关)在龙溪河的上游,菱湖镇在龙溪河的下游,两个镇可以说是同饮一条龙溪河里的水,有极其相同的地方,最早的菱湖镇是吴兴县委的所在地,乾元、菱湖、南浔、双林、新市这几个镇都有极其相同的地方,同属一个富饶的鱼米水乡,都拥有相同的深厚文化积淀,历代名人辈出,而且产业的结构都有相同之处。
现在的菱湖镇由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几乎已经成为被时代所遗忘的一个地方,迫切在等待一个小镇改造的样本。
22年前,德清县城迁至武康新区后,居住在乾元的人多数是老人和乡村上来做点小生意或者打工的人,但乾元镇还是拥有百亿产业基础和周边产业基础发达的优势,德清县的财政优势给了乾元镇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2015年开始镇政府开始着手对乾元镇进行统一规划改造,2016年,一场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是这项规划得到了实施,到了2017年的下半年,当我们再次来到乾元镇的时候,当我们一起参与调研的人走在街道上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特别令人振奋,所看到的东西这种感觉和心里想的东西是能够对应起来,让人欣喜的是,整治后的古镇,并不是一味地拆旧翻新。老城区在改善脏乱差环境的同时,盘活了老城墙、孔庙等古建筑,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入居民生活环境。
如今,在乾元走一走,随处可见的历史文化印记,成了古镇最独特的风景,他们小镇改造的思路办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一起调研的同志和湖州的小西街和衣裳街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认为乾元镇的改造思路和方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里弄数量多,是古镇乾元最大的特色,仅2平方公里,就有5个社区、38个小区、155条里弄。
原本狭窄的里弄小道,通过拆除违章建筑已被拓宽一倍左右。原本坑洼的路面,都统一换成了新的青石板路。斑驳的旧民居,也被改造为独具江南韵味的黑瓦白墙。里弄环境整治好之后,乾元镇开始打造弄堂文化。
镇上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等专业设计团队,将老城延续至今的传统习俗融入里弄生活环境。
如今,谈家弄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情小弄”,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聊,对看到的一景一物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在谈家弄,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3D彩绘,走过这条“时光隧道”好似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城关。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式“大件儿”镶嵌在立体墙绘中,引来不少游人前来合影留念。
里弄入口前,还有一条以“生活慢城”为主题的彩绘墙,图文展现舞龙、剪纸、抓逆鱼、大火烧等乾元风俗。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看到一些政府投入的里弄改造项目,并没有和湖州衣裳街,状元街那样完全的商业化运作,而是成为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这样的决定自然得到老百姓的欢迎,这样的方法也是值得其他小镇的借鉴学习。
2016年,通过集中的电缆化和入地改造,镇区平均电缆化率从2014年底的23.7%提升至目前的36.9%,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达到了90.5%。同时,通过规范管线架设,解决了原来线路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形成了“强弱分设、入管入线、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总体管线布置格局。目前,已累计改造线路37.5公里,共投资4200多万元,现有的小镇范围内,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到位,如何去追求小镇的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在调研的座谈会上,我提出了管线改造和雨污管网分离工程问题,镇里的领导告诉我:“镇区污水实现一体收集,从根源上避免了河道污染,使得镇区街道更加整洁。大雨时节,因为有了雨污两个管道的分流,有效解除了镇区内涝的隐患。”
通过这些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现在的乾元镇发展有规划,资金有支持,县政府给予了镇政府一比一的配套资金,项目验收合格还有奖励基金,另一方面镇政府有思路有想法抓落实有办法,他们非常清晰的认识到,小镇的改造与建设是一个投入的过程,让老百姓有一个很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而小镇发展必须要和具体的产业接轨,要解决镇上居民的就业问题,小镇的发展才有持续性。
乾元镇金书记向我们介绍的时候说:“镇政府一方面努力盘活内在的资源,有政府去收购一些社会闲置的项目,或者破产倒闭的项目,通过吸收消化的方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产业布局方面有具体的规划和想法。”
乾元镇改是否成功几乎成为全市小镇的一个标杆,有了好的生活环境,更需要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一个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绿色的发展观,在引进产业方面应该排除一些高污染的项目,必须高举绿色发展这面大旗,并且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乾元拥有非常好的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小镇丰富的人文历史也是一种优势,特别是和杭州这么近的距离,和杭州的产业互补方面完全可以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我们非常期待看到一个小镇改造的成功样板。
2017年8月24日晚(竹童调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