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小人物,看似与主线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仔细阅读,去探究小人物行为后的心理,其实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贾府那些有身份地位的老仆人,同样都是些退休人士。嘿,人和人还真的不一样。
我们先来看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这个老太太在我印象里,是个不讨喜的人物,主要的表现就在于她极其“拎不清”。她老人家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十九回,袭人回家探亲去了,宝玉又去她家寻袭人。也就是说,宝玉的屋里,主人不在,大管家也不在。丫头们难免就松懈起来了,这很正常,老板不在,谁还不会偷个懒啊。
结果正巧遇上李嬷嬷来给宝玉请安,见宝玉不在家,丫头们只顾玩闹,十分看不过。因叹道:‘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个样儿。’”老太太一上来就是数落人。然后她又骂道:“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屋子,由着你们糟蹋,越不成体统了。”“这些丫头们明知宝玉不讲究这些,二则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他们不着,因此只顾玩,并不理他。”
老太太见丫头们不理她,更恼火了。你们不理我,我偏要说。于是又开始唠唠叨叨“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辰睡觉”等语。“丫头们总胡乱答应。有的说:‘好一个讨厌的老货!’”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太婆,跑来指手画脚,多遭人嫌弃啊,难怪被丫头们嘲弄。
其实呢,既然已经退休了,就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何苦再去摆威风呢。现在手上无权,谁又会真正听你的话。可惜李嬷嬷不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她在屋里继续巡查,见到桌上有碗酥酪,就是类似我们现在乳酪一样的奶制品。于是她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好大的派头,宝玉房里的好东西,要先送给她先吃。
李嬷嬷不过是宝玉的奶妈而已,又不是亲妈,谁给她的自信,她真是老糊涂了。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一面骂着袭人,一面赌气将酥酪吃尽。
李嬷嬷本来是想刷存在感的,没想到事实啪啪打脸,那群丫头们明显向着袭人。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大家都是看屁股说话。你坐什么位置,人家对你说什么话。所以,在位时自己脑子要清楚,不要被轻信旁人的花言巧语。退位时要智慧,当断则断,潇洒离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都不过是记忆。
李嬷嬷把酥酪吃了,这事完了没有呢?完全没有,她把这笔账记在袭人身上。于是第二天,她特地来宝玉房里找袭人吵架。正巧袭人身体不适,躺在炕上,于是给了她机会骂道:“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得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我们看到这段话,第一直觉就是李嬷嬷真是一个非常讨厌的老太婆,平白无故地就骂人。如果我们以李嬷嬷的角度来看呢,她辛苦一辈子服侍宝玉,原来以为自己能够得到尊重,没想到谁都不在意她,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所以,当一个人的存在是以外界的认可为标准时,她是很痛苦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提醒别人,不要忘本。提醒宝玉不要忘了,他是她奶大的。提醒袭人,当初你不过是个毛丫头,是我亲自调教你的。
然后,她又开始对袭人进行人身攻击,说她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丫头。李嬷嬷骂人的时候完全忘记了,她也不过是几两银子买来的奶妈。鲁迅先生说过,奴才做了主人,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因为做奴才的人底气不足,所以他们要用行为来证明他们的尊贵,让人忘记他们原本卑微的身份。李嬷嬷就是如此,她通过打压袭人来显示自己的尊严。
袭人哭了,她本来就生着病,正是最脆弱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人骂一顿,心里委屈得不得了。宝玉原在黛玉那里,听到屋内吵架声,急急赶来,少不得帮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这时候就能看出宝玉的不通人情事故,一看就是没有结过婚,不会处理婆媳关系的楞小伙。
这个场面其实和婆媳闹矛盾差不多,聪明的儿子会顺着母亲的话,虚张声势地骂妻子几句,让老人出了这口气就好了。最傻的莫过于帮妻子辩解,越说越错,因为母亲根本不在意谁对谁错,她只在意儿子帮了谁。同理,李嬷嬷也只在乎宝玉是不是尊重她。
所以,当宝玉为袭人解释时,她伤心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
到了此刻,就会发现,那个骂人的李嬷嬷,虽然看似很威风地骂人,其实她心里也很难过。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李嬷嬷自从离开宝玉屋里后,感到大家都遗忘了她,而她又无能为力,所以她才会骂人,想通过这个方式提醒大家,她曾经做出的贡献。当大家不理会她时,她更是失落,难过,那种委屈,其实我们都不曾看到。我们只会说她“老背晦”,也就是拎不清。
所以,当一个人陷入自己的情绪,困在自己的认知里时,是看不清世界,更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的。如果李嬷嬷能放下眼前的得失,向其他嬷嬷学习一下的话,她的人生真的会很不一样。
越读《红楼梦》就越佩服曹雪芹先生,仅这些老奴们,他还写出了不同的人性,不同的次第。如果给这些人打分,我看李嬷嬷只能三等,那么二等和一等的是谁呢?容我后续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