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要把自己读书的收获都写在简书上,记录自己的成长,也希望可以带给需要的人一丝帮助,谢谢成长路上有你陪伴!
我们都在仰望幸福,期待幸福,我们羡慕别人生活的快乐和自在,我们对自己生活总是有种种不满。后来,我们看开了,幸福无非是一种心态,然后我们终于开始随遇而安,在原有的生活状态里多了几分乐观,多了几分安逸。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只是被生活的洪流冲刷着,来不及思考,就顺流而下了! 其实,群里好多和我一样大甚至比我年龄更大的朋友,有些感觉看透了人生,我正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那究竟如何获得幸福呢?
今天在办公室,有同事说起某某某,某某某,同样有孩子,工作并不轻松甚至比我们还累,怎么可以打扮的那么漂亮,还有时间出去游玩,天天都精力充沛,永远都容光焕发不知疲惫似的。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说累,说没时间的人比比皆是,我们没时间整理屋子,没时间收拾打扮,没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已经被安排的满满的了。被套牢无暇抽身的感觉有没有? 我其实想说,你羡慕的别人的生活和快乐,你一样可以得到。 因为,我们需要学会极简主义生活。懂得了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你一样可以游刃有余。现在好多人都在倡导极简主义,但对于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却有太多理解差异。《极简主义》这本书帮到了我,我开始修正自己以往的一些支离破碎的幸福观,一探完美幸福的究竟。
也许你不相信,也许你觉得我说的有些夸张,好吧,给大家分享《极简主义》这本书,你看看是否对你有用。 今天的空闲时间,我先来分享一点关于这本书作者的情况。
这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的乔舒亚和瑞安。 他们都出生于八十年代,都在不健全的家庭里长大。乔舒亚的父母在他三岁时离异,母亲嗜酒成性,父亲精神分裂,在他九岁时去世了。他几乎从六岁开始就在自己养活自己。 瑞安父母离异后,先是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有类似滥用药物的问题,受母亲影响,瑞安后来也变成了一个滥用药物的年轻人。
后来瑞安跟了父亲,父亲有一家小型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关心。突然让他那么积极的变化实在太难了,所以他尽力去遵守那些严格的家规,但也会反抗,试着喝酒,抽大麻,吸食更刺激的毒品。 是的,他的童年难以找到快乐和幸福。除了选择逃避,暴饮暴食,喝醉喝高。
乔舒亚走上了另一条路。他发现了一条可以获得快乐的方法,那就是对强迫症的痴迷。他发现,虽然他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摇摇欲坠的公寓,烂醉如泥的母亲,捉襟见肘的贫困,但,他可以控制自己。所以他开始在高中的第一年大幅减轻了体重,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整理自己那微薄的财产,纠缠于最细微的东西,在混乱的世界中寻找某种秩序。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们俩有了一次有意义的谈话。这次谈话成为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
因为在相对贫穷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他们认为幸福快乐的关键就是金钱。确切地说,他们认为如果每年能挣五万美元,那一切都搞定了。如果能跨越那道随心所欲花钱的门槛,那他们一定会快乐。接下来,他们俩个人都没有立即上大学,而是参加了工作,开始了他们都金钱的期待。对他们而言,工作就是为生活提供两样东西——钱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瑞安和乔舒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去工作,开始沉浸于对每年收入五万美元来获得快乐的期待中。 瑞安在父亲的小型装修公司工作,生活日趋稳定,开始有了自己的粉刷车队,挣到了钱,也获得了社会地位。而且,某一天会接管父亲的生意,让他感到心安。但他也知道他无法变得富有。他粉刷过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房子,他也明白自己永远买不起那样的房子。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宫殿般的房子,但他意识到他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让他闷闷不乐。 乔舒亚乔舒亚找了一个销售的职务,他像狗一样的去工作,经常连续一个多月每周七天从不间断。他赚到了钱,也赚到了称赞,成为公司表现最佳的销售,他挣得钱已经不止五万美元了。但他私人时间十分稀缺,工作也并不是自己喜欢的。
后面的我简单说吧!俩个人越来越不满,因为即使挣到了钱,但只是像机器一样的工作,他们感觉找不到自我。后来瑞安离婚了,又开始皈依宗教,希望在宗教中获得安宁。乔舒亚介绍瑞安到自己的公司,俩人决定大干一场。然后他们不断升迁,与迁升一起来的是更多的金钱,责任和工作。 乔舒亚买了别墅,结了婚,然后继续加班加点,忽视了与妻子的关系。他们不断地通过获取地位和物质财富来追求幸福的举措,却从未真正为他们带来真实,持久的快乐和满足。他们用大量的消费来购买快乐,又染上了暴饮暴食的恶习,体重迅速超重,身材严重走形。
后来怎么样了呢?事实上,他们是这本畅销书的作家,他们的极简主义网站读者超过400万。这叫做成功是吗?成功并不等同于幸福。那只能说明, 他们亲身体验并创立的极简主义确实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幸福。
这个事实不是为了告诉我们,有钱人并不幸福。而是告诉我们,如果你对获得幸福和快乐的途径定义错了,那你终究得不到幸福。 如果你挣到了很多的钱,这并不是坏事,只是你不懂得钱并不是为了购买快乐和幸福的 。
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做什么才可以获得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他人认可,不是为了炫耀虚荣,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和膨胀的野心。
我们都在努力挣钱,一则养家糊口,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二是提高生活品质,以便更方便也更满足的生活。三是对得起我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和身边的人不断地比较,认定自己过的还不错。我说的对吗?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理,其实,也包括以往的我。 可是,我现在在想,我们为了自己生活,要找到自己内在真正想要的世界,活出实实在在精神富足的人生,而挣钱,是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方式才对!你梦想住别墅,没错。你梦想开豪车,也没错。你梦想做官,没错,你梦想成为亿万富翁,也没错。但你首先要确定,这些可以带给你和家人最真实的幸福感。
乔舒亚和瑞安在经历了这种种事情之后,他们开始思考幸福。这时,乔舒亚的母亲癌症去世了。当你经历了最亲爱的人离世这件事之后,你就会开始明白,我们来这世界上是为了追求什么? 于是偶然的机会,他们俩发现了~~~极简主义。
他们做了第一步,发现阻碍自己真正快乐和自由的所有事物。包括房子按揭贷款,某些无价值的人际关系,汽车贷款和其他大额账单,债务,需大量时间的工作,以及小到有线电视费,网费,小额账单债务,不穿的衣服,没用的家居用品,家庭杂物,日常的开车时间,还有所有会消耗我们少量时间和注意力的小事。
我们的生活就是被这些东西所累,所以显得混乱,无秩序,无时间,无自由。
乔舒亚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那些想永远握在手中的伤感之物。他母亲在室内装饰方面很有品味,因此,从收藏的角度看,她的东西没一样是垃圾。她小小的住所里收藏了价值三套公寓的藏品。乔舒亚发现,在母亲的床底下,还有四个箱子,分别标了数字1.2.3.4,用胶带密封起来。 说实话,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母亲,真是一个收纳和整理的高手。 乔舒亚剪开箱子,在里面找到了他小学时涂写过的纸张,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拼写考试卷,等等,全都在那里。 是不是很感动?真的要哭了! 但是,很明显的,这些箱子已经多年都不曾打开了。母亲想用这些过去的东西来保存儿子过去的全部片段,正如现在的乔舒亚,在母亲去世后,想通过保存母亲的东西来纪念母亲一样。 在那一刻,他意识到,就算没有那些让人伤感之物,他也能将关于她的记忆铭刻于心,正如不用打开床下的箱子,她也一直记得他的童年以及关于他的一切一样。
以上内容很像我看过的一个日本片《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推荐给大家看。当时做了很多笔记呢!
我自己也亲自实践了,但没有这个主角这么“变态”,哈哈哈 !之前我们在群里分享《断舍离》,也有很多小伙伴回家里清理物品,相信都有收获,但这种事情,需要定期去做,养成习惯,杜绝进入家里的东西这个源头,才可见效,时间久了,我们自然会形成一种思维~~极简主义思维方式,我们的家,就可以保持清爽,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无累人的杂物。 好了,这个不多说了。
《极简主义》这本书,更多的不在物质上的极简,尽管他们对生活的整理也是从清理不需要的物质开始。比如,断了网线,甚至拆掉电视。
最后,把乔舒亚在整理过程中学到的几条经验教训发给大家借鉴~
1.我们不是自己的财务本身。
2.我们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自己所拥有的财产。
3.记忆在我们心中,而不是在物品上。
4.财务给我们的身心带来重压。
5.你可以给自己想要记住的物品拍照留念。
6.对我们来说只能平添愁丝的物品,对其他人来说却可能有实际用途(意思是赠语或出售或丢弃)。
7.放手让我们获得自由。
这是《极简主义》这本书第一天的分享。我希望即使有不认同的观点,也认真看完之后第二篇第三篇的内容。我相信,这本书,会给你带来惊喜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