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二次变身---回归“朱紫国”
八角捋须微笑道:“朱棣的称号是‘成祖’,既然有一个‘祖’字、就跟‘宗’有所不同---他必然要有开拓性、而不是简单地继承。他不但要继承明太祖的基业,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前朝(大元)的优点---无远弗届、积极开放。”
“至于能不能讨伐别国,朱棣不同于明朝别的皇帝,他可以质疑这一道国策的权威性。因为能否扩张取决于两点:一方面是别国内乱因而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是明朝之主有能力和精力去亲自干预别国政治、以及指挥战争。”
小武恍然道:“因为朱棣本身满足了第二方面的条件,所以便能积极干预别国、等待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而那些能力不强的皇帝,索性就永远不要出手,免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该出丑偏出丑!”
八角呵呵笑道:“另外,朱元璋曾因为百官强烈反弹,大幅消减了锦衣卫权力;同时在宫门旁悬挂铁牌,上面铸字写明永不允许宦官理政夺权。然而朱棣不但重新加强了锦衣卫的情报监督功能,而且完全不把铁牌圣训当一回事,大量地重用太监、并建立了著名的东厂(太监情报组织),东厂可对百官乃至锦衣卫都加以监督。”
小武大奇道:“这是朱棣不认同父皇的另一个方面?若把朱元璋父子比较一下,我看还是朱棣的决定影响明朝更加深远。但这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大臣们并不真心拥戴朱棣,所以皇帝必须用亲信太监去监督和控制他们?”
八角点头道:“有这个因素,所以在国家体系中,情报与纪律系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加强。‘东厂’是一个很突出的国家实验,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但这里还有另一个容易忽视的文化因素存在,即明朝初年的太监、其出身几乎全都是明军作战时俘虏的色目少年。”
小武讶道:“东厂都是些色目太监?这意味着什么?”
八角捋须笑道:“意味着这些太监受汉人传统文化影响较小,而更接近于元朝的文化特征。因为东厂中很多人都不是汉人,所以民间往往称他们为‘东厂番子’!这种交叉制衡的安排非常对朱棣的胃口,所以东厂的厂公权倾天下、以及郑和七下西洋等事,都给明朝的文化打上了鲜明的印记。”
“为了进一步发扬这种集情报侦察、种族制衡、宦官、集权于一体的文化,当新收太监有文盲化趋势的时候,明朝甚至组织老师给少年太监们授课,至少让他们初通文墨,如此皇帝才有大量合格的亲信可用。”
小武点头叹道:“这就是明成祖独特的地方!他的一些实验思想,又跟朱元璋截然不同,甚至全然相反的理念都有。应该说洪武帝和永乐帝都给明朝文化打上了与众不同的烙印,明朝的其它时代就没有那么多创新了。”
“不过在我看来,明朝最特别的地方,应该是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你说是不是?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这可是‘异端’呀?以前从未有过。”
八角呵呵一笑,点头道:“不错,这的确是全新的跨时代实验。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生产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甚至高过了宋朝,而且各地的分工、工商业书籍出版,这些商业特征十分明显,所以称之为‘资本主义早期的萌芽’倒也合理。”
“而中国能不能提前走向近代化、告别封建王朝,似乎就得看‘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怎么样了。但是明朝的君主集权十分强大,传承下来的政治体制对商业势力具有强大的扼杀力,因而工商业势力从未能与官僚阶层分享高等政治权力。”
小武点了点头,道:“也许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文化是容不下‘资本主义’出现来与传统官僚争权的。他们大都对工商业的认识十分肤浅,大概觉得跟农业的‘靠天吃饭’也没什么分别。古代地方官员不是常被称为当地的‘牧’吗?(比如刘备就是豫州牧)。如果农民和牛羊一样可以‘牧’,或许商人也可以‘牧’。”
八角点头大笑道:“不错!然而商人普遍不喜欢被‘牧’的感觉,所以工商业的发展也就受到了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在明朝不可能成功,因为商业社会在本质上是与‘帝道’相抵触的。”
“而明朝的‘帝道’十分强大,并且在相应的制衡和保护等方面也有很多创举。比如言官的监察、六部的分权、内阁的辅政、厂卫的情报等等,相对于以前的中国来说,是做出了一大堆全新的实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帝道’。所以有明一代,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权臣或宦官的造反行动。”
小武点了点头,道:“是啊!你说的十分有理。不过我才知道,明朝居然就有内阁?里面的人都是大学士吗?”
八角点头道:“明朝内阁,相当于现代的秘书处。由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一职,六部尚书所不能定夺之事都需要皇帝亲自出马料理。当然,这就让皇帝非常的疲惫,所以他需要一些‘秘书’,来辅助自己理政。通常只有翰林学士才有资格‘入阁’,在他们的咨议下,即使皇帝不与百官见面,各种政务也能得到批复处理。”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这些内阁大学士,也可以叫做书记处书记吧,他们肯定是很厉害的。明朝的皇帝很多都有特殊癖好,并不怎么关心朝政,然而国家也没有太大的颠覆风险,可见这些‘书记’们的功劳是很大的。”
八角微笑道:“另外,‘言官’指的是都察院,下辖十二道监察御史。平日里除了负责中央的人留在京师不动,其它每道的御史要经常外出巡查一个省的范围。”
小武嘴巴弯成了“O”型,皱眉道:“这倒是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呀,我原以为言官是专门监督皇帝本人的得失的。原来他们要经常去巡视地方?”
八角咧嘴一笑,道:“‘科道言官’们具有法定的谏官职能和风闻言事的职责。他们品级不高,但无论说了什么,皇帝都不能轻易将他们治罪。因为言官职责就是要敢于说话。而且跟有司官员不同,那些人一般只能说与本司范围有关的话,而言官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干涉。”
“这个功能其实有点儿接近于后世的政协,政协委员一样可以采集各地的民意关注点,作为议案在政协大会上提出。然而做这些实事的人并不容易出名,言官博出位的最有效办法当然是直接‘弹劾’皇帝。只要上一道痛骂皇帝的奏章,第二天自己就天下闻名了,所以常常会有人铆足了劲这么做。”
小武有所领悟,道:“原来是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骂,但是骂皇帝最出风头,这就是言官成名的‘捷径’!虽然‘弹劾’一下,并不会导致皇帝下台,但若皇帝也无法反驳,那言官就算是成功了!难怪他们对此会趋之若鹜!”
“但我觉得,言官弹劾皇帝之事也应该受到一些限制。毕竟人无完人,皇帝也不是治国机器,如果总拿着显微镜去观察皇帝的‘小缺点’,那无论皇帝是谁都会讨厌言官。而且如果言官什么都骂,那就没了骂的重点,于是会把改善的方向带偏,因而言官也就于国事无补了。”
八角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是。不过明朝设计言官的目的,就是要让皇帝难受一下,免得总是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皇帝忍耐被骂不难,但要改革起来就难了。如果双方争执的焦点,并非什么社稷大事(当然言官一定会夸大其词),往往演化成为长时间的朝堂意气之争,造成国家机器持续空转。”
“但是伴随着明朝文官政治的发展,这种趋势的确在逐渐抬升,并随时间推演而越来越强大。明朝文化中的元朝因素在逐渐减弱、宋朝因素逐渐回归,到了明朝中后期,如同宋朝一般的儒家保守主义重新控制了朝野舆论。”
小武恍然道:“蓝色减褪,绿色上升!难怪文官制衡的实验也会走向过火!”
八角捋须道:“同样,在明朝的疆域上也能看出从扩张走向保守的趋势。扩张的例子有:洪武年间西藏归附,随后设立了乌斯藏都司,下辖6个法王封地,继承了元朝对西藏的做法。永乐年间设立奴儿干都司,下辖建州卫等130个卫所,囊括了整个大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外兴安岭、库页岛),直至北冰洋之地。”
小武惊呼道:“130个卫所?!这真是极大的地方呀!”
八角点了点头,道:“这片地方主要是女真之地,元朝时为征东元帅府(负责征伐日本等地)所辖,朱棣也是模仿了以前的册封旧制。另外,朱棣利用安南陈朝覆灭的机会,出兵吞并了安南,设立交趾布政司,向中南半岛也迈出了一大步。”
图表29明朝疆域图(永乐年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看了看参考资料里的明朝疆域图,点头道:“不错,明朝前期的扩张的确是相当凶猛的。但我有点奇怪的是,朱棣为何没有吞并蒙古大漠?他也北伐了五次,打遍草原无敌手,难道拿不下北方?”
八角捋须微笑道:“这是有原因的,朱棣得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了蒙古朵颜部的实力支持,当时的承诺条件就是将张家口以外作为他们的世袭领地。因此朱棣不好意思食言,抹不开面子去吞并蒙古土地,反而应对方要求撤销了突入草原的开平卫。当然这就留下了北方隐患。”
“朱棣曾经多次讨伐草原上的蒙古余部(鞑靼、瓦剌),虽然全都取得了胜利,还专程远征斡难河畔、追悼了一下成吉思汗,然而也只是蒙古几日游而已。明成祖并没有借助有利时机,用行政的方法去改变蒙古草原的管理模式,所以传到了后世,鞑靼和瓦剌仍是明朝的北方大敌。”
小武点了点头,道:“明初都没有吞并蒙古,中后期更不可能了。”
八角捋须微笑道:“明朝中后期画风突变,总是以防守要塞为基本策略,关外的事务大都听之任之。嘉靖帝曾做过一次著名的放弃‘关西七卫’行动,即一次性废弃嘉峪关以西的七个卫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哈密)。”
“因为七卫都在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之外,保护起来困难,于是明朝就不要了。而生活在那里、不愿意内迁的人很快就被瓦剌或畏兀儿所统治。这显示了嘉靖时代的明朝文化已经趋向于全面保守。”
小武长吐了一口气,叹息道:“这真是基因突变呀!明朝的紫色又开始绿化了。总的来看,明朝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全新的尝试,有过不少大规模的社会实验,即使有些过火,也算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只可惜到了后期,文化似乎又开始复古,明朝好像变回了一个大号的宋朝。”
八角摇头笑道:“也并非完全如此。明朝后来虽然也保守,但是不软弱,出兵别国作战的经验也不少,即使战败也是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这是明朝文化另一方面的经验,也是吸取了宋朝的一些教训所致。”